2025年11月5日,专注于心片间光互连技术的国内高科技企业——光联芯科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据权威媒体报道,本轮融资由两家知名投资机构罕见携手领投,创下近年来国内光互连心片领域早期融资规模的新高。创始投资方真知创投持续加码,其特有的深度孵化模式在公司从零起步的关键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互连技术被广泛认为是突破当前算力瓶颈的核心方向之一。通过将心片间的短距离互联由传统电信号转向光信号,可在传输能耗、带宽密度和延迟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数量级跃升。此次融资不仅是对光联芯科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标志着中国在算力底层架构上的深刻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光联芯科在短短一年内已连续完成多轮资本注入。随着本轮资金到位,公司OIO(心片间光互连)心片的量产进程与商业化落地将全面提速。

破解算力困局:从“堆叠心片”到“光速互联”的系统性升级
当前,AI大模型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算力资源。数据中心的角色早已超越传统的“机房+电力”模式,演变为以高效输出算力为核心的能量中枢。然而,这一系统正遭遇深层次效率瓶颈:尽管单颗心片的计算能力不断提升,但整体系统的算力表现却被落后的互连方式严重拖累。
问题根源在于三大核心挑战:其一,硬件带宽受限,数据传输速率不足,导致GPU之间、机柜之间乃至跨数据中心的多层级通信难以满足大规模并行运算需求;其二,随着数据量激增,信息移动带来的能耗占比急剧上升,在千亿甚至万亿参数级别的大模型训练中,心片间数据搬运所消耗的能量已超过系统总功耗的90%;其三,基于铜导线的传统电互连技术已逼近物理极限。
针对这一难题,光联芯科推出OIO解决方案,采用光信号替代电信号实现心片间的高速短距连接,有望在带宽和能效方面实现两个数量级的提升。公司CEO陈超曾在某行业峰会上生动比喻:“我们组建了一支F1赛车队,却不能让他们在普通公路上比赛。电擅长计算,光擅长传输,我们的任务就是为AI心片打造一条‘光速高速公路’。”

这种系统级创新为中国算力发展提供了全新突破口。光联芯科的技术愿景是:“即便单颗国产心片性能与国际领先水平尚有差距,但通过超高带宽、超低功耗的光互连技术将其高效整合,完全有可能在‘计算+互联’的整体系统层面实现反超。”

光联芯科CEO陈超(图片来源:行业论坛公开资料)
打造国产算力生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双轨并行
在技术突破之外,光联芯科另一大战略优势在于构建完整的国产化生态系统。该布局依托三大支柱:顶尖人才团队、全链条本土供应链以及开放共赢的生态策略。
公司核心团队汇聚了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顶尖学府及Marvell等行业领军企业的高端人才。这支“全明星阵容”不仅具备深厚的技术积淀,更能快速推动科研成果向工程产品的转化,为持续创新提供强劲动力。

光联芯科团队正在进行OIO心片测试
在产业落地方面,光联芯科充分利用中国在光模块领域的成熟产业链基础,自创立之初便确立了全流程国产化的路线——从心片设计到先进封装,所有环节均可在国内完成。这一战略不仅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在全球半导体格局动荡的背景下,这一能力尤为关键。
在发展路径上,光联芯科选择了与英伟达截然不同的开放式生态路线。陈超曾在公开演讲中明确表示:“我们走的是类似安卓系统的开放模式,任何国产GPU厂商都可以接入我们的光互连网络,共同构建真正的国产智能计算体系。”这一理念已在实践中落地,目前光联芯科正与多家国内头部GPU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建开放的“光速互联网络”,为未来全国范围的数据中心互联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略布局得到了创始投资人真知创投的全程深度参与。作为最早的支持者,真知创投以VentureStudio模式深度介入企业从0到1的成长全过程,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协助团队打磨产品、验证市场需求、制定长期战略。本次两大资本的联合注资,既印证了光互连赛道的巨大潜力,也反映出市场对光互连技术在AI2.0时代作为基础设施重要地位的高度共识。
技术可自主、系统可扩展、生态可开放——三者的深度融合,使光互连不再仅是一项单项技术创新,而有望成为推动中国AI算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系统性引擎。在先进制程面临外部制约的当下,光联芯科通过系统级重构,或将成为国产算力突围的新路径。
以上就是两大资本罕见联手,光联芯科获光互连赛道早期融资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