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最新消息,在全面披露架构与技术参数之后,Intel即将推出的下一代移动平台处理器——Panther Lake,即酷睿Ultra 300系列,终于完整曝光了其全系型号命名方案。
目前包括CPU核心配置、最大睿频、核显规格以及热设计功耗(PL1)等信息均已浮出水面,但基础频率、二级/三级缓存容量及核显运行频率仍暂未公布。
整体命名策略可谓:混乱至极!
该系列产品线被划分为两大主要分支:高端型号以“H”作为后缀标识,而入门级则采用无后缀设计(并非传统的U后缀),这种命名方式反而更接近桌面处理器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H”系列内部还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配备完整核显性能的酷睿Ultra X H系列,另一类则是核显规模缩减的酷睿Ultra H系列。
同样地,无后缀的300系列也包含两个子系列,两者在CPU和核显配置上均存在差异。
此前传闻中的“酷睿Ultra X”系列命名并未统一为3x8H,实际名单显示其由3x8H与3x6H两种型号构成,例如X9、X7等前缀搭配不同后缀,目前尚无法判断具体区分逻辑。
最高加速频率锁定在5.1GHz,这一数值并不突出——当前Arrow Lake-H系列已可达到5.4GHz(如285H),甚至HX版本可达5.5GHz。
由此可见,全新的Intel 18A制程工艺仍有优化空间,性能释放尚待进一步调校。

具体来看,酷睿Ultra X 300H系列共推出六款型号:X9 388H / 386H、X7 368H / 366H、X7 358H / 356H。这些型号均搭载完整的4P+8E+4LP E-Core混合架构,总计16核16线程,集成12个Xe3计算核心,核显统一命名为锐炫B390,最大睿频范围为4.7GHz至5.1GHz。
酷睿Ultra 300H系列则仅有两款:5 338H 与 5 336H,均采用4P+4E+4LP组合,共计12核心(此为核心数首次出现的新配置),睿频分别为4.7GHz和4.6GHz。令人意外的是,二者核显配置截然不同:338H配备10个Xe3核心,命名为锐炫B370;而336H仅搭载4个Xe3核心,具体命名尚未明确。
上述所有H系列型号均支持65W与80W双档PL1功耗设定,由OEM厂商根据产品定位灵活选择,同时提供25W低功耗运行模式。
非H系列的酷睿Ultra 300系列共有六款型号:其中7 365 / 355、5 335 / 325四款均为4P+4LP组成的8核心配置,配备4个Xe3核显核心,最大睿频介于4.5GHz到4.8GHz之间。
另外两款——5 332 与 3 322,则为2P+4LP共6核心设计,集成2个Xe3核显核心,最大睿频同为4.4GHz。
以上非H系列型号的标准热设计功耗为55W,同样支持25W节能模式切换。
重点来了:酷睿Ultra 7 365 / 355的型号数字高于338H / 336H,但核心数量反而更少,尽管频率略高,却呈现出命名与规格倒挂的现象。

此外,爆料中还提及一项名为“Experience Based PL1”的新概念,意为“基于用户体验设定的PL1功耗”,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晰,此前亦未有相关说明,推测可能与65W/80W之间的动态调节策略有关。
全都理清楚了吗?还能记得住吗?

以上就是Intel酷睿Ultra 300系列全线泄露:型号乱如麻、频率下来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