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以太坊生态中的项目而言,获得以太坊基金会(EF)的资助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是一种权威的认可与生态背书。自2018年启动“生态系统支持计划”(ESP)以来,EF持续为开源开发、教育推广、开发者工具及核心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提供资助,推动整个生态向前发展。
早期阶段,EF主要采用开放申请的赠款模式,覆盖研究、社区建设、技术标准等多个方向。这种广撒网式的资助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支持项目数百个。仅在2024年,ESP就通过公开申请向105个项目发放了近300万美元的资金,有效加速了关键技术的研发进程,并助力全球开发者社群不断壮大。这一时期的资金注入和人才集聚,成为以太坊生态繁荣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随着生态规模扩大,原有模式逐渐显现出瓶颈。EF团队人力有限,面对海量申请难以高效处理,大量精力被消耗在流程管理上,导致对战略性项目的关注不足。同时,被动接收提案的方式也限制了资源的精准投放。
为应对挑战,EF开始重新思考其资助策略,力求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引导”,更加聚焦于影响深远的关键领域。
2025年8月底,以太坊基金会宣布暂停ESP的公开申请通道,着手进行全面升级。此举标志着EF资助体系进入新阶段。经过数月调整,2025年11月3日,EF正式推出全新的资助机制——以“愿望清单(Wishlist)”和“征求提案(RFP)”为核心的新模式。
新模式并非关闭申请入口,而是将资助导向EF认定的战略重点。所有申请需围绕预设方向展开,确保资源集中用于解决生态中最紧迫的问题。
“愿望清单”聚焦于尚未被充分探索但极具潜力的高优先级领域,如隐私技术、密码学创新、应用层扩展等。它不规定具体实现路径,而是提出宏观目标,鼓励开发者自由发挥创意来填补生态空白。只要项目愿景契合清单中的方向,并具备实际落地潜力,就有机会获得支持。这种方式保留了开放性,同时提升了战略一致性。

相比之下,“征求提案”(RFP)则更为具体和定向。EF会发布明确的技术或生态问题,设定清晰的交付成果、时间节点和评估标准,相当于设立“任务题”。申请者需要提交针对性解决方案,在规定周期内完成开发任务。这类机制适用于那些已被识别且亟待解决的关键短板,例如安全审计工具开发、跨链互操作协议优化等,强调可衡量的结果与执行力。
目前发布的Wishlist与RFP清单涵盖了密码学、隐私保护、去中心化应用、安全性增强以及社区增长等多个维度,全面反映当前以太坊发展的核心需求与未来机遇。
除了资助机制的升级,EF在2025年还推出了一个全新项目——Founders Lab,旨在弥补传统资助中“重资金轻执行”的短板。该项目是一个导师驱动的加速计划,专注于帮助以太坊生态初创团队提升实战能力。
该计划将于2025年11月18日至19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Devconnect Argentina大会上首次亮相,作为首届“以太坊世界博览会”(Ethereum World’s Fair)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团队将在活动中参与为期两天的深度工作坊,并接受来自行业顶尖创业者的1对1指导。
首批导师阵容强大,包括Coinbase旗下Layer2网络Base负责人Jesse Pollak、Polygon联合创始人Sandeep Nailwal等成功创业者。他们将结合自身经验,在多个关键环节为新晋创始人提供实战建议。
Founders Lab的核心辅导内容涵盖以下方面:

通过这一系列支持,Founders Lab不再只是提供资金或曝光机会,而是深入介入项目的成长过程,提升创始人的综合执行能力。这也体现了EF理念的转变:将“创始人本身的能力”视为一种值得投资的公共资产。正如EF在公告中所言,未来的支持将不仅限于金钱,更包含全程陪伴式的赋能,真正助力优秀构想走向落地。
以上就是以太坊(ETH)基金会资助计划大变革:聚焦战略赛道 导师计划扶持创始人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