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多线程环境中,如何使用Java的`wait()`和`notify()`机制来协调消息发送者线程与会话重连守护线程的工作。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SMS消息发送场景中的同步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竞态条件、不恰当的同步对象使用以及`wait`/`notify`误用导致的问题,并提供了一套基于专用锁对象和正确同步逻辑的优化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开发者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并发原语。
在企业级应用中,批量发送消息(如SMS)是一个常见需求。为了提高吞吐量,通常会采用多线程并发发送的方式。然而,这种模式引入了复杂的并发控制问题,尤其是在涉及共享资源和状态管理时。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多个发送线程共享一个会话对象(例如SMPPSession),该会话可能因为网络问题而断开。此时,需要一个独立的“守护”线程来负责检测会话状态并进行重连。在会话重连期间,所有的发送线程必须暂停,直到会话恢复正常才能继续。
Java提供了Object类的wait()、notify()和notifyAll()方法,配合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实现线程间的协作与通信。然而,不恰当的使用这些机制极易导致死锁、竞态条件或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等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SMS发送示例,深入分析常见的同步陷阱,并提供一套健壮的解决方案。
wait()、notify()和notifyAll()是Java中用于线程间协作的低级并发原语,它们都属于Object类。
关键点:
原始代码尝试使用Client.messages列表作为同步对象来协调Sender和SessionProducer线程,但存在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在Sender线程的run()方法中,存在如下逻辑:
while (!Client.messages.isEmpty()){ // (1) 外部循环条件检查
synchronized (Client.messages){ // (2) 进入同步块
if (smppSession.isBind()){
final String msg = Client.messages.remove(0); // (3) 移除消息
// ...
} else {
try {
Client.messages.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
}
}
}问题在于(1)处的!Client.messages.isEmpty()检查是在没有持有Client.messages锁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多个Sender线程并发执行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场景: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