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存与固态硬盘价格持续走高,让不少装机用户感到压力倍增。
于是有朋友开始推荐一款名为“傲腾内存”的产品,称其能让机械硬盘速度接近固态硬盘,且价格极其低廉——16GB版本仅需15元。
那么,傲腾内存真的靠谱吗?它能否成为当前高价存储环境下的替代方案?接下来我们深入解析一下这项技术。

傲腾内存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18年便已面世。需要明确的是,它本质上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系统内存(RAM),尽管名字中带有“内存”二字,实际功能主要是为机械硬盘提供加速支持。
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智能缓存设备,专门用于提升传统机械硬盘的响应速度。傲腾内存提供16GB和32GB两种容量规格,外形与M.2接口的PCIe SSD一致,安装时需占用主板上的一个M.2插槽。

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它的实际表现。以下是基于32GB版本傲腾内存的测试数据。
首先是持续读写性能方面的对比: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启用傲腾内存后,机械硬盘的持续读取速度实现了飞跃式提升,从原本的190MB/s飙升至1265MB/s。
持续写入也有一定改善,但幅度相对较小,由192MB/s提升到287.8MB/s。

再来看随机读取性能的表现,这部分的结果更为惊人。原始机械硬盘的随机读取性能仅为70 IOPS,而开启傲腾加速后,最高可达30128 IOPS;即便是提升最低的64KB随机读取场景,也能达到9392 IOPS,性能跃升堪称质变级别。

看到这里,你可能在想:是否可以直接放弃固态硬盘,转而选择傲腾+大容量机械硬盘的组合?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必须认清傲腾内存的诸多限制。
首先,这种加速效果并非即插即用就能立刻体现。系统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识别用户频繁访问的数据和常用操作行为,才能将这些内容缓存进傲腾设备中进行加速。
也就是说,初次使用某款软件或打开新文件时,几乎感受不到任何提速效果。只有当你重复执行相同任务多次之后,加速机制才会生效。

其次,性能提升存在明显边界。虽然在读取方面表现亮眼,甚至超越了普通SATA固态硬盘,但在写入性能上提升有限。此外,傲腾本身容量极小,一旦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超出其缓存范围,速度便会回落至机械硬盘原有水平。
同时,它还会占用宝贵的M.2 PCIe插槽资源,并对硬件平台提出特定要求。
根据英特尔官方信息显示,傲腾内存仅支持第7代至第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平台,从第12代酷睿开始已被彻底取消支持,AMD平台更是完全不兼容。因此,并非所有电脑都能使用该技术。

总结来看,傲腾内存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机械硬盘的运行效率,尤其在启动系统、加载常用程序等高频读取场景下表现突出。但其适用条件苛刻,依赖特定CPU和主板支持,且加速效果具有滞后性和局限性。
因此,它的目标用户群体非常狭窄:仅适用于拥有7至11代Intel处理器、主板具备空闲M.2插槽、且预算极为紧张(如仅能接受十几元投入)的用户,可尝试作为临时优化手段。
如果你不符合上述条件,那了解傲腾内存的存在即可,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它专门更换整套平台。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