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件切片、localStorage保存状态、XMLHttpRequest监控进度、服务端合并切片及重试机制,实现大文件断点续传。一、使用File API将文件按5MB切片并生成唯一标识;二、利用localStorage存储文件指纹及已上传切片信息;三、通过XMLHttpRequest发送切片并实时监控上传进度;四、服务端接收切片并按序合并为完整文件;五、在网络异常时自动重试三次,失败后提示用户手动恢复。

如果在上传大文件时遇到网络中断或页面刷新导致上传失败,需要重新开始上传,则可以通过HTML5提供的文件切片和进度监控能力来实现断点续传功能。以下是实现该功能的具体方法:
通过HTML5的File API可以将大文件分割为多个小块,每一块独立上传,便于实现断点记录和恢复。利用Blob对象的slice方法可对文件进行分片处理。
1、获取用户选择的文件对象,通过input元素触发文件选择。
2、使用file.slice(start, end)方法将文件按指定大小(如5MB)切分为多个片段。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3、为每个切片生成唯一标识,通常结合文件名、切片序号和文件大小进行哈希计算。
4、逐个发送切片到服务器,并记录已成功上传的切片编号。
在浏览器端使用localStorage存储每个文件的上传进度信息,包括已上传的切片列表、文件总大小和文件唯一标识,以便在页面刷新后能恢复上传状态。
1、在开始上传前,根据文件特征生成一个唯一的文件指纹(如使用spark-md5对文件内容计算哈希)。
2、将当前上传进度以JSON格式存入localStorage,键名为文件指纹。
3、每次上传新切片前,先读取localStorage中对应文件的记录,跳过已上传的切片。
4、上传完成后清除对应的localStorage条目。
使用XMLHttpRequest Level 2可以实现异步上传并实时获取上传进度,从而支持进度条显示和网络异常处理。
1、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并打开POST请求,指向服务端接收切片的接口。
2、构建FormData对象,将当前切片数据及其他元信息(如切片索引、总片数、文件指纹)添加进去。
3、设置onprogress事件监听器,通过event.loaded和event.total计算实时上传百分比。
4、在onreadystatechange中判断响应状态,只有当服务器返回确认接收该切片时才标记为已完成。
服务器需提供接口接收各个切片,并将其临时存储,待所有切片到达后按顺序合并成原始文件。
1、接收客户端POST过来的切片数据,检查是否缺少前置切片。
2、将每个切片以“文件指纹_切片序号”命名保存至临时目录。
3、收到所有切片后,按序号从小到大读取并拼接成完整文件。
4、合并完成后删除临时切片文件,并返回最终文件访问路径。
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部分切片可能上传失败,需设计自动重试逻辑以提升用户体验。
1、在XMLHttpRequest的onerror或ontimeout事件中捕获上传失败情况。
2、对失败的切片加入重试队列,最多尝试三次,每次间隔2秒。
3、若重试仍失败,则暂停上传流程并提示用户检查网络连接。
4、允许用户手动点击“继续上传”按钮恢复传输。
以上就是html5文件如何实现断点续传功能 html5文件上传的高级应用技巧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