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ibm推出两款实验性量子芯片——loon处理器与nighthawk芯片,这一里程碑式进展或将首次实现机器依据量子物理法则进行运算,突破传统计算难以应对的复杂问题边界。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可能意味着人类正前所未有地接近解决那些长期困扰科学界的“千年计算难题”。
这里的“千年难题”并非指确切的时间跨度,而是象征着人类自文明之初对计算本质的不懈追寻:如何让计算机模仿自然界的并行运作方式,在有限资源下模拟出世界的无限复杂性?
传统计算机依赖确定性的0和1二进制逻辑,而真实世界却遵循量子叠加态与概率主导的不确定性规律。量子计算的目标,正是弥合这一根本性差异。
IBM研究主管杰伊·甘贝塔(Jay Gambetta)表示:“我们正在尝试完成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务——让量子系统在不完美的环境中持续稳定运行。”
其中,Quantum Nighthawk被视作当前最先进的量子处理器之一,其架构专为配合高性能量子软件设计,目标是在明年实现“量子优势”——即量子计算机在特定任务上超越所有经典计算系统的性能极限。

Nighthawk预计于2025年底交付给IBM客户,配备120个量子位(Qubit),并通过218个下一代可调耦合器连接,相较前代IBM Quantum Heron处理器,耦合器数量提升超过20%。
更强的连接能力使用户能够执行比以往复杂30%以上的量子电路,并支持包含高达5000个双量子比特门的运算任务。
据IBM规划,Nighthawk的后续版本将在2026年底前支持最多7500个双量子比特门,到2028年则有望扩展至15000个。
而IBM Quantum Loon则首次完整展示了构建容错量子计算机所需的核心组件,标志着向“真正可靠的量子计算机”迈出关键一步。

“容错”是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最大瓶颈,要求系统能在存在噪声和错误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纠错机制维持计算准确性。
Loon处理器首次集成了实现可扩展、高效量子纠错的关键要素,包括多层高品质、低损耗布线结构,用于远距离量子位之间的物理互联,以及可在不同计算周期间重置量子位状态的技术。
IBM首席执行官阿尔温德·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强调:“如果说人工智能赋予了计算机思考的能力,那么量子计算将赋予它推演未来的能力。”

以上就是IBM推出两款全新量子处理器:有望破解千年难题!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