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针对“乘用车每次上电或启动后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默认状态”这一规定,官方作出回应。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意见稿起草工作组相关负责人指出,公众对此条款存在明显误解。该负责人澄清,“默认工作状态”才是重点所在,而非限制车辆本身拥有更快的加速性能。换句话说,汽车是否具备3秒、4秒甚至更短的百公里加速能力,并不受此规定影响;真正被规范的是车辆在通电或点火瞬间的动力输出初始模式。
☞☞☞AI 智能聊天, 问答助手, AI 智能搜索, 免费无限量使用 DeepSeek R1 模型☜☜☜

那么,为何将默认加速阈值设定为5秒?该负责人解释称,这一数值是由起草组联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合现有市场车型的加速表现与交通事故数据综合分析后确定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大多数传统燃油乘用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均超过5秒,驾驶者对这类动力响应更为适应,操控也更加稳定,发生误操作的概率较低。因此,将5秒作为车辆启动时的默认动力基准,有助于提升行车安全性,也更贴合普通用户的驾驶习惯。

据了解,公安部近期组织修订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了两项关于乘用车超速报警与限速功能的技术要求。其一即为上述关于百公里加速不得快于5秒的默认设置;其二则规定,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载客汽车必须配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可在车辆静止或低速蠕行状态下识别异常油门操作,自动抑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明显的声光信号提醒驾驶员,以减少因误踩加速踏板引发的安全事故。
以上就是官方称“加速性能遭禁”系误读:只是重新定义安全起步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