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使用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检查type、key、rows和Extra字段,排查函数操作、隐式转换、LIKE前模糊、OR连接不当、未遵循最左前缀等问题,确保索引设计合理并更新统计信息。

索引失效是MySQL性能问题的常见根源。当查询没有走预期的索引,会导致全表扫描,响应变慢,资源消耗增加。要排查索引失效,核心是理解执行计划,并结合具体SQL和表结构进行分析。
查看执行计划:使用EXPLAIN
排查的第一步是使用EXPLAIN命令查看SQL的执行计划。通过它可以看到MySQL是否使用了索引、使用了哪个索引、扫描行数等关键信息。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 = 'John';重点关注以下列:
-
type:访问类型,从优到差为 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range > index > ALL。ALL表示全表扫描,通常意味着索引未被使用。
-
key:实际使用的索引名称。如果为NULL,则未使用索引。
-
rows:预计扫描的行数。数值越大,效率越低。
-
Extra:额外信息,如“Using where”、“Using index”、“Using filesort”等。“Using index”表示覆盖索引,性能好;“Using filesort”或“Using temporary”则可能存在问题。
常见导致索引失效的情况及应对
即使建了索引,某些写法仍会导致其无法生效。以下是典型场景:
-
对字段使用函数或表达式:
例如 WHERE YEAR(create_time) = 2024,即使create_time有索引,也无法使用。应改为范围查询:
WHERE create_time >= '2024-01-01' AND create_time < '2025-01-01'
-
隐式类型转换:
比如字符串字段phone上有索引,但查询时写了 WHERE phone = 13812345678(数字),MySQL会做类型转换,导致索引失效。应保持类型一致:
WHERE phone = '13812345678'
-
使用LIKE以通配符开头:
WHERE name LIKE '%john' 无法使用索引。若必须前模糊匹配,可考虑全文索引或反向索引。
-
OR连接条件不当:
如果OR前后字段都有独立索引,有时能走索引;但如果其中一个无索引,可能导致全表扫描。建议拆分语句或使用UNION。
-
联合索引未遵循最左前缀原则:
假设索引为 (a,b,c),只有 WHERE b=1 和 WHERE c=1 的查询无法使用该索引。应确保查询条件包含最左侧字段。
检查索引本身是否合理
索引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看似存在却不用”。
-
选择性差的字段不宜单独建索引:
如性别、状态等枚举值少的字段,建立索引效果有限,甚至优化器会主动放弃使用。
-
频繁更新的字段索引代价高:
每次UPDATE/INSERT/DELETE都会维护索引,可能影响写入性能。
-
确认索引已正确创建:
使用 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查看索引是否存在,顺序是否正确。
统计信息与缓存刷新
MySQL优化器依赖表的统计信息来决定执行计划。如果统计信息过期,可能导致错误选择。
- 运行 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更新统计信息。
- 检查是否因缓存导致误判,可清空查询缓存(如启用)或用 SQL_NO_CACHE 测试。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是养成写SQL后必看EXPLAIN的习惯,结合业务逻辑判断索引使用是否合理。索引不是越多越好,精准识别问题才能有效优化查询性能。
以上就是mysql如何排查索引失效_mysql索引失效排查技巧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