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KeyboardInterrupt异常可避免程序因Ctrl+C强制终止而崩溃,通过try-except结构或信号处理机制实现优雅退出。示例中展示了在循环任务中响应中断并释放资源的方法,强调应提供用户反馈而非吞掉异常,确保程序友好性和健壮性。合理处理能提升用户体验与代码可靠性。

当运行Python程序时,用户按下 Ctrl+C 会触发 KeyboardInterrupt 异常,用于中断当前执行。如果不做处理,程序会直接终止并显示 traceback 错误信息,影响用户体验。合理捕获和处理这个异常,可以让程序更健壮、友好。
KeyboardInterrupt 是 Python 中的一种内置异常,属于 Exception 的子类。它在用户通过键盘中断程序(通常是 Ctrl+C)时被触发。
如果不捕获,Python 会默认向上抛出该异常,导致程序立即退出,并打印堆栈信息:
KeyboardInterrupt使用 try-except 结构可以捕获 KeyboardInterrupt,防止程序意外崩溃。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示例代码:
try:
while True:
print("程序运行中... (按 Ctrl+C 停止)")
except KeyboardInterrupt:
print("\n用户已中断程序,正在安全退出...")
这样程序不会报错退出,而是输出提示信息后正常结束。
很多长时间运行的任务(如监控、数据采集)都在循环中执行。可以在捕获异常后执行清理操作再退出。
例如:
import time
<p>try:
for i in range(100):
print(f"第 {i} 次运行")
time.sleep(1)
except KeyboardInterrupt:
print("\n任务被用户中断,释放资源...")</p><h1>可在此关闭文件、网络连接等</h1><p>print("程序已退出。")
有些开发者为了不让程序退出,在 except 中什么都不做,这可能造成程序“假死”。
错误写法:
except KeyboardInterrupt:
pass # 用户以为程序卡住,实际已无响应
正确做法是给出反馈,或设置标志位让主循环自然退出:
running = True
<p>def signal_handler(signum, frame):
global running
print("\n收到中断信号,准备退出...")
running = False</p><p>import signal
signal.signal(signal.SIGINT, signal_handler)</p><p>while running:
print("运行中...")
基本上就这些。捕获 KeyboardInterrupt 能提升程序稳定性,关键是给出清晰反馈,必要时执行清理逻辑,而不是简单忽略。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
以上就是Python程序被中断KeyboardInterrupt错误处理教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