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删文件后应立即停止写入操作,优先尝试使用extundelete恢复ext3/4文件;2. 可通过debugfs查找已删除inode并导出数据;3. photorec支持多文件系统深度扫描,适用于复杂恢复场景;4. 若文件仍被进程占用,可用lsof定位并从/proc/PID/fd复制句柄内容。

如果您在操作Linux系统时误用了rm命令删除了重要文件,系统不会像回收站那样保留已删除的文件,因此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尝试恢复。由于文件系统在删除文件后通常只是标记inode为可用,并未立即覆盖数据,因此在数据被覆盖前仍有可能恢复。
本文运行环境:Dell XPS 13,Ubuntu 22.04
extundelete是一个专门用于恢复ext3和ext4文件系统中已删除文件的开源工具,它通过读取文件系统的journal日志来还原被rm删除的文件。
1、打开终端,安装extundelete工具:sudo apt install extundelete。
2、确认被删除文件所在的分区,通常为根分区/dev/sda1或home分区,可通过df -h查看挂载点。
3、执行恢复命令:sudo extundelete /dev/sda1 --restore-all,其中/dev/sda1替换为实际分区。
4、恢复的文件将保存在当前目录下的RECOVERED_FILES文件夹中,请及时转移。
debugfs是ext2/3/4文件系统的调试工具,可以手动查找并导出已被删除但尚未被覆盖的inode数据。
1、以只读方式挂载目标分区,避免写入新数据:sudo mount -o remount,ro /。
2、启动debugfs并进入交互模式:sudo debugfs /dev/sda1。
3、在debugfs提示符下输入lsdel命令,列出所有可恢复的已删除inode。
4、找到目标文件的inode号后,使用命令dump <inode> /path/to/save/file将其导出到其他存储设备。
5、完成操作后键入quit退出debugfs。
photorec是TestDisk套件的一部分,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和文件类型,通过扫描磁盘原始数据块来恢复丢失的文件,适用于ext、NTFS、FAT等格式。
1、安装testdisk包:sudo apt install testdisk。
2、运行photorec:sudo photorec,进入图形化文本界面。
3、选择要扫描的磁盘和分区,注意不要选错设备。
4、选择文件系统类型(若不确定可选“其他”),然后选择“自由空间扫描”或“整个分区扫描”。
5、指定输出目录(必须位于其他磁盘或分区),开始扫描并恢复匹配的文件。
6、恢复完成后检查输出目录中的文件内容是否完整。
如果被rm删除的文件仍被某个进程打开,其文件内容依然保留在内存中,可以通过lsof查出句柄并重新导出。
1、立即执行lsof | grep deleted,查找处于deleted状态但仍被打开的文件。
2、记录对应进程PID和文件描述符(如fd 3r)。
3、进入/proc/PID/fd目录,例如:cd /proc/1234/fd。
4、使用cp或dd命令复制文件描述符指向的内容到安全位置:cp 3 /recovery/recovered_file。
5、通知相关进程关闭句柄或重启服务以释放资源。
以上就是LINUX系统如何恢复用rm误删除的文件_Linux误删文件恢复方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