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检查本地output_path目录中是否存在以图片名或时间戳命名的识别结果文件;其次通过在推理脚本中添加日志记录功能,将带时间戳和文件名的识别结果自动保存至ocr_history.log;最后可采用SQLite等轻量级数据库实现结构化存储,创建包含id、source_file、recognized_text、timestamp等字段的数据表,并编写查询脚本支持按条件检索与导出。
☞☞☞AI 智能聊天, 问答助手, AI 智能搜索, 免费无限量使用 DeepSeek R1 模型☜☜☜

如果您尝试在DeepSeek-OCR平台中查找之前完成的文档识别任务,但发现结果未被自动保存或无法追溯,则可能是由于系统默认不存储用户的识别历史。以下是解决此问题的步骤:
DeepSeek-OCR在执行识别任务时,通常会将结果文件直接保存到指定的本地文件夹中,而不是上传至云端或集中管理。因此,查看历史记录的第一步是定位这些本地生成的文件。
1、进入您运行推理代码时设置的output_path目录,例如代码中定义的output文件夹。
2、浏览该目录下的子文件夹和文件,寻找以图片名或时间戳命名的Markdown、TXT或JSON格式的结果文件。
3、使用文本编辑器或浏览器打开这些文件,确认其内容是否为所需的识别结果。
为了实现对识别历史的长期管理和追溯,您可以修改推理脚本,加入自动化的日志记录机制,确保每次识别结果都被归档。
1、在调用model.infer()函数后,添加一段文件操作代码,将返回的识别结果字符串写入一个统一的日志文件,如ocr_history.log。
2、为每条记录添加时间戳和原始文件名作为元数据,例如:[2025-10-30 14:23:01] 来源: invoice.jpg | 内容: 金额总计...。
3、将日志文件存储在独立的history目录中,并定期备份以防丢失。
对于需要频繁查询和管理大量识别历史的用户,建议采用轻量级数据库来替代文件存储,以提高检索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1、安装SQLite或TinyDB等嵌入式数据库库,通过pip install sqlite3或pip install tinydb命令完成。
2、创建一个数据表,包含id、source_file、recognized_text、timestamp等字段。
3、修改推理流程,在每次识别完成后,自动将结果插入该数据库表中。
4、编写简单的查询脚本,支持按文件名或日期范围搜索历史记录,并将查询结果导出为所需格式。
以上就是DeepSeekOCR识别历史记录怎么查看_DeepSeekOCR识别历史查询与管理方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