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消息,近期,dram内存、nand闪存的价格持续飙升,引发市场剧烈震荡。不仅消费者感受到压力,各大oem厂商也陷入困境,利润空间正被严重压缩。
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最新研报,当前存储芯片的暴涨已对硬件制造行业造成深远冲击,多家主流设备商因此被下调评级。

摩根士丹利对股票投资建议分为三类:OW(增持)、EW(持有)和UW(减持)。此次调整中,戴尔评级从“增持”直接降至“减持”,目标股价由144美元大幅下调至110美元,成为最受打击的企业,主要原因在于其服务器业务规模庞大,对内存采购依赖极高。
其他主要厂商评级与预期也同步下修:
尽管面临成本压力,报告指出,大多数OEM及ODM厂商仍选择自行消化部分上涨成本,宁愿牺牲短期利润,也要维系客户关系与市场份额,这一策略凸显了当前供应链危机的严峻性。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公司被认为受影响较小。摩根士丹利分析称,苹果在涨价潮前已完成大量内存备货,并与铠侠签订了长期NAND供应协议,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产品可能仅出现小幅提价。
报告还强调,在高端服务器中,DRAM成本占比高达总物料成本的40%,通用服务器约为30%,标准PC为20%,AI PC则为15%。因此,内存价格的任何波动都将对服务器产业带来显著冲击。

面对如此紧张的供需局面,许多人疑问:为何不迅速扩大产能?
然而现实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存储巨头短期内并无大规模扩产计划。虽然2025年整体资本支出预计达540亿美元,但资金主要集中于HBM(高带宽内存)等AI相关产品的生产,而非消费级DDR或GDDR显存。
背后原因有三:
一是新建晶圆厂需要巨额投资和长达数年的建设周期,无法应对眼前的紧缺;
二是半导体行业本身具有强周期性,厂商担忧未来产能释放时遭遇价格崩盘,不愿贸然投入;
三是当前AI热潮虽炽热,但持续性存疑,不少观点认为可能存在泡沫,企业普遍持谨慎态度,避免成为最终接盘者。
至于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新兴力量为何未能趁机抢占市场?即便抛开战略考量,其生产设备也受到外部制裁限制,扩张之路举步维艰。

以上就是内存、闪存价格坐火箭 但厂商就是不增产!害怕AI泡沫破裂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