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并在2010年代初实现贸易顺差。然而,长期面临芯片消费远高于自给的困境——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占全球约三成,但本土产能仅能满足一成左右。
随着美中贸易战爆发,美国对华为等企业实施先进制程芯片与关键设备的出口限制,促使中国加速构建自主的半导体产业链,涵盖封装测试、晶圆代工及材料供应体系。至2023年,中国已占据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需求的30%以上,成为推动全球设备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
截至2024年,中国大陆芯片制造产能已达国内需求的112%,预计到2030年将攀升至150%,初步实现产能自给。
然而,以企业营收衡量,产业竞争力仍有差距:目前国产芯片仅能满足国内35%的需求和区域市场22%的销售,预计到2030年将分别提升至约70%和50%。这表明尽管产能扩张迅猛,但在全球品牌影响力和技术附加值方面仍需时间积累。
整体来看,中国芯片设计与制造企业的营收预计将保持15.7%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30年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在封测、代工及设备领域,本土厂商市场份额将持续上升,国家战略资金支持与庞大内需市场构成主要推力,但国际竞争力最终取决于技术突破与良率控制能力。
尽管产能规模快速逼近自给目标,但在先进制程上,中国大陆仍较台积电与三星落后两至三年。
当前普遍采用“大芯片、多芯片堆叠”等架构性方案,以弥补晶体管密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在成熟制程领域大规模扩产。能否突破极紫外光(EUV)光刻技术瓶颈,将成为决定中国能否进入全球半导体技术第一梯队的关键。
分析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处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临界点。现阶段仍以技术复制与工艺优化为主,真正的原创性技术突破,或要等到2030年后才可能全面显现。
来源:yolegroup
以上就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急起直追 产能占全球一成、拚2030自主自足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