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一届企业社会责任系列活动·2025责任之星特别节目。活动以“致明天:焕新责任竞争力”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企业及学术界的多位代表,共同探讨新时代下企业如何通过责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作为企业界代表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松下在华esg实践与战略思考。同时,松下凭借其在环境履约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当日发布的《2025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并荣获“2025责任品牌案例奖”,展现了其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标杆地位。

图: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
松下的ESG实践:坚守“社会公器”的长期主义
在主题演讲中,赵炳弟以《企业是社会的公器——松下中国的ESG之路》为题,系统阐述了松下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行动路径。他表示:“‘致明天’不仅关乎战略转型或产品升级,更在于是否怀有一份对未来的担当。”自197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松下已深耕中国47年,目前在华拥有60家法人实体,员工约5万名,业务规模占集团全球总量的24.4%。如今,松下已从传统家电企业转型为聚焦健康智能住空间、移动出行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服务中国现代化进程。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赵炳弟重点介绍了松下的绿色承诺。松下集团于2022年发布长期环保愿景Panasonic GREEN IMPACT,提出到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碳中和,2050年助力全球减少约3亿吨碳排放的目标。在中国,松下以“绿智造 创未来”为行动纲领,持续推进减碳工作,设定可量化目标,推动各在华工厂节能减排。
截至目前,松下已在华建成14家“零CO2工厂”,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制造模式。赵炳弟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珠海松下马达通过“人-产-能”协同机制实现碳闭环管理,涵盖全员减碳培训、设备能效升级、分布式光伏应用及碳信用采购,最终达成全链条零碳运营;厦门松下电子则采用“硬件改造+智能管控”双轮驱动策略,替换高耗能空调系统并部署智能化监控平台,实现精准温控与用电追踪,显著降低空调能耗与碳排放。
在环境保护之外,松下也持续履行社会公民职责。赵炳弟介绍,松下育英基金与松下奖学金在过去29年间累计资助超1万名大学生完成学业;15年来,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环保科普教育,覆盖人数超过百万,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此外,松下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公益捐赠和技术支持,助力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与发展。
权威认可:环境履约力获行业典范评价
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企业社会责任系列活动,经过多年积累,已成为展示中国企业责任成就的重要平台。本届活动期间,《中国新闻周刊》结合数据分析、实地调研与议题追踪,正式发布《2025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该报告围绕重点行业代表性企业,构建了包含环境履约力、社会贡献力、治理规范力、创新驱动力和传播影响力五大维度的“责任五力模型”,全面评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并总结出2025年CSR领域的九大发展趋势。
基于该评价体系,松下凭借案例《松下中国:以可复制可量化为导向,稳步推进绿色生产》成功入选报告,成为“环境履约力”维度的典型范例。该案例详实呈现了松下在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控制及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系统性举措与成效,凸显其环境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和可推广性优势。与此同时,松下摘得“2025责任品牌案例奖”,不仅是对其绿色实践的高度肯定,也体现了企业在社会责任治理上的规范性与前瞻性。

图:松下荣获2025责任品牌案例奖
当前,“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蓄势待发,责任价值重塑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命题。企业社会责任已不再是附加项,而是决定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在华经营近半个世纪的跨国企业,松下始终秉持“企业是社会的公器”理念,将ESG深度融入发展战略。
展望“十五五”,中国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福祉方面的政策导向,与松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未来,松下将继续深化ESG实践,提升责任竞争力,携手政府、产业伙伴与社会各界,共同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美好明天注入持久动力。
以上就是松下案例入选《2025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