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locals() 可查看函数内局部作用域的变量字典,如 my_function 中输出 {'a': 1, 'b': 'hello'};2. globals() 返回模块级全局命名空间,包含变量、函数和导入模块等;3. dir() 不传参时列出当前作用域名称,适合交互环境浏览,但函数中建议用 locals() 获取局部变量。

在 Python 中,查看当前作用域中的对象可以通过内置函数 locals() 和 globals() 实现,具体使用方式取决于你想查看的作用域类型。
例如:
def my_function():
a = 1
b = 'hello'
print(locals())
<p>my_function()</p><h1>输出: {'a': 1, 'b': 'hello'}这个方法适合调试时快速了解函数内定义了哪些变量。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例如:
a = 10 b = [1, 2, 3] <p>print(globals().keys()) # 查看所有全局名称</p><h1>输出包含: '<strong>name</strong>', '<strong>file</strong>', 'a', 'b' 等
在模块顶层或函数内部都可以调用 globals(),它反映的是整个模块的命名空间。
例如在 REPL 中:
>>> x = 1 >>> y = 'test' >>> dir() # 输出包含: [..., 'x', 'y']
在函数中 dir() 不会自动列出局部变量,建议优先使用 locals() 获取局部信息。
基本上就这些常用方法。根据场景选择 locals() 看函数内部,globals() 看模块全局,dir() 辅助浏览名字。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
python怎么学习?python怎么入门?python在哪学?python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