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三境”布局落定 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

花韻仙語
发布: 2025-11-26 19:26:12
原创
797人浏览过

【小编科技】2025广州车展宛如行业风向标,众多汽车新动态、新趋势在此汇聚,折射出2026年车市的复杂格局。当下汽车市场消费者购车决策愈发谨慎,市场从增量竞争快速向存量竞争转变,各大车企在竞争压力下,纷纷开启战略层面的深度调整。

☞☞☞AI 智能聊天, 问答助手, AI 智能搜索, 免费无限量使用 DeepSeek R1 模型☜☜☜

华为“三境”布局落定 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

近期,华为系在汽车领域动作不断,再添“境”系列品牌。其他汽车品牌是选择新增品牌以扩大市场份额,还是在激烈竞争中收缩战线、聚焦核心业务?车展上,广汽丰田铂智7、东风日产新款天籁均搭载了鸿蒙座舱,这一现象凸显了合资品牌对中国本土智能技术的加速接纳;小米汽车发布Xiaomi HAD增强版,成为又一家实现辅助驾驶从端到端迈向世界模型的车企;零跑A10则成为全球首款售价低于10万元却标配激光雷达的车型,这一突破或预示着高阶智驾将全面迈入普及化阶段。

细品2025广州车展,不难发现这些多元化的行业动向正勾勒出2026年车市的核心竞争图景——品牌布局的精耕细作、中外技术的深度融合、辅助驾驶的代际跃迁以及硬件门槛的持续下探,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关键词。而本文将聚焦于一个关键命题:“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

在2025广州车展期间,华为与广汽合作的“启境”、与东风合作的“奕境”正式亮相。而华为与上汽通用五菱联手打造的“华境”,虽未现身展台,但在车展开幕前一日发布了首款车型的侧面海报,引发广泛关注。

据小编了解,截至11月20日,已有14家车企品牌与华为乾崑展开合作,搭载其乾崑智驾或鸿蒙座舱方案的相关车型已达33款。

华为“三境”布局落定 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

“境”系列车型预计将在2026年陆续上市,叠加已有的鸿蒙智行“五界”品牌,华为“界境”汽车生态版图即将成型。然而,在华为生态加持下的品牌强势扩张背景下,其他车企是将迎来新一轮品牌扩容潮,还是面临更剧烈的淘汰洗牌?

“境”系列入局

华为“境”系列的推出,并非简单的品牌数量扩张,而是直击行业痛点的战略落子。“界”系列品牌目前已覆盖15万至100万元价格区间,主攻主流家庭用户市场。除定位相对亲民的尚界外,“四界”主力产品集中于2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多数车型定价在30万元以上,主打中大型及以上级别车型。广汽集团总经理閤先庆曾表示,“界”与“境”之间不存在同质化竞争,因各自品牌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和市场策略各不相同。例如,启境品牌更聚焦年轻化、时尚化,并强调极致性能体验的用户群体。

此外,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近日宣布:乾崑智驾ADS Pro增强版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通过OTA升级,正式支持城区领航辅助NCA功能。此次升级将惠及超过20款车型,涵盖轿车、SUV及越野车等多种类型。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功能将首次下探至15万元级别的经济型车型。

华为“三境”布局落定 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

这种技术下沉趋势在“华境”品牌上或将体现得尤为明显。申报信息显示,华境首款车型将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0、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0以及乾崑车云HUAWEI IVCS系统。车内还将采用华为舱内激光视觉Limera方案,与全新问界M7 Pro保持一致,支持城市级NC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结合上汽通用五菱一贯的性价比策略,该车型售价有望进入15万元区间。

更重要的是,“境”系列开创了一种新型合作范式:介于鸿蒙智行与HI模式之间,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与研发设计,同时保留车企自身的品牌主导权与销售体系。这种模式既缓解了车企对“丧失灵魂”的担忧,又实现了先进技术的高效落地。小编认为,此类合作模式可能吸引更多车企跟进,进一步推动华为汽车生态的扩展。

华为“三境”布局落定 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

知海图Chat
知海图Chat

知乎与面壁智能合作推出的智能对话助手

知海图Chat 157
查看详情 知海图Chat

车企“倒闭潮”

“境”系列的强势登场,无异于为本已白热化的行业洗牌再添一把火。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破产重组或停止运营的汽车品牌多达35家。这其中既有传统车企,也有曾经风光一时的造车新势力。例如,2022年讴歌退出中国,由广汽本田接手后续服务;铃木则以象征性的1元价格将其合资公司股份转让给长安汽车

华为“三境”布局落定 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

相较于传统品牌的“体面退场”,新势力所经历的“倒闭潮”更令人唏嘘。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威马汽车的破产重整。2023年10月,这家曾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一度与蔚来、理想并肩的新势力头部企业,最终走向申请破产的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一度超过487家。但到2023年,能正常运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40余家。短短五年间,超400家新能源企业消失于市场洪流之中。

根据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公布的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市场上从事乘用车生产与销售的车企共129个,其中国外品牌36个,如大众、丰田、宝马、特斯拉等;本土品牌93个,包括比亚迪、长安等传统自主品牌。成立时间不足十年的新品牌(截至2023年)达60个,如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由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有28个,如埃安、腾势、深蓝、极氪、银河等。

尽管自2016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波动起伏,但汽车品牌数量却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94个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129个。

华为“三境”布局落定 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

写在最后

小编认为,汽车行业确实缺少“新”势力,但真正稀缺的并非只是新创的品牌名称,而是能够切实解决用户痛点、引领产业变革的创新力量。

随着华为“五界三境”生态格局的逐步完善,202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或将彻底告别“野蛮生长”时代。预计国内汽车品牌总数将趋于稳定,但结构性调整将更加剧烈。以下三类品牌将加速出局:一是依赖供应商拼凑而成的“组装型”新势力,随着华为等科技巨头的技术下沉,其原有的性价比优势将荡然无存;二是转型迟缓的传统燃油车企旗下新能源子品牌,既缺乏核心技术积累,又难以融入新兴技术生态;三是资金链断裂的跨界玩家,地产、互联网等领域出身的“门外汉”在资本热潮退去后将难以为继。

未来新增的品牌将主要来自两大方向:一是头部车企基于细分市场需求孵化的子品牌;二是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跨界企业,凭借单一领域的领先优势切入特定细分市场,具备较强的生存韧性。

未来的汽车品牌价值,或许不再仅仅是一个Logo,而是其背后所依托的技术生态体系与持续的用户服务能力。这正是中小品牌的短板所在,也是头部企业的主要增长空间。

以上就是华为“三境”布局落定 汽车行业还缺“新”势力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数码产品性能查询
数码产品性能查询

该软件包括了市面上所有手机CPU,手机跑分情况,电脑CPU,电脑产品信息等等,方便需要大家查阅数码产品最新情况,了解产品特性,能够进行对比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商品。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