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优化提示词结构、启用高清修复、使用参考图引导及调节采样参数可有效防止Kling生成图像时面部畸变。具体包括:将面部特征词前置并加权,避免矛盾描述,添加负面提示;开启高清修复并设置重绘幅度为0.4~0.6;上传正面人像参考图并配合姿态引导线;设定采样步数25~35,更换随机种子测试,选用DPM++ 2M Karras采样器以提升面部稳定性。
☞☞☞AI 智能聊天, 问答助手, AI 智能搜索, 免费无限量使用 DeepSeek R1 模型☜☜☜

如果您在使用Kling生成图像时发现画面出现畸变,尤其是人物面部细节失真或结构错乱,可能是由于提示词权重分配不合理或模型对局部特征理解偏差所致。以下是防止此类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
本文运行环境:iPad Pro,iPadOS 17
合理组织提示词可以显著提升Kling对关键部位的理解能力,避免模型过度关注背景或其他非重点区域而忽略面部准确性。
1、将人物面部特征相关词汇前置,并使用括号增强权重,例如输入“(清晰的眼睛:1.3),(对称的五官:1.2)”以提高优先级。
2、避免混用矛盾描述,如“卡通风格”与“超写实人脸”同时出现,容易导致模型混淆输出结果。
3、为防止肢体或脸部拉伸变形,可在提示词末尾添加负面提示:“(扭曲的脸:1.4),(不对称眼睛:1.3),(畸形手指:1.2)”。
通过开启内置的高清重建功能,可有效改善因初始分辨率过低造成的面部模糊和结构崩坏问题。
1、在生成设置中找到“高清修复”选项并开启,选择放大倍数为1.5或2.0。
2、调整重绘幅度至0.4~0.6区间,数值过高可能导致细节失控,影响原有面部布局。
3、使用局部重绘工具圈出畸变区域(如鼻子或嘴巴),仅对该部分重新生成,保持其余画面不变。
上传一张标准正面人像作为控制参考,能大幅提升Kling对面部比例和朝向的把握精度。
1、点击“图像参考”按钮,导入一张光照均匀、正对镜头的人脸图片。
2、设置参考强度为0.7,确保既保留参考结构又不完全复制原图。
3、配合姿态引导线(pose guide)功能,校准人物头部角度,减少侧脸扭曲风险。
适当的采样参数有助于模型充分收敛,降低因迭代不足引起的面部错位现象。
1、将采样步数设定在25~35之间,低于20步易产生未完成式畸变。
2、更换不同的随机种子(seed),连续测试5组以上数值,筛选出面部结构最稳定的输出结果。
3、选用DPM++ 2M Karras采样器,该算法在处理复杂面部轮廓时表现更稳定。
以上就是Kling怎么避免画面出现畸变 Kling防止人物面部崩坏技巧【教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