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页面从输入URL到页面加载显示完成,这个过程都发生了什么?

php中文网
发布: 2016-10-15 10:32:06
原创
1679人浏览过

对于网址栏的URL不同的操作方式有不同的加载资源、获取数据的方式,下面的详细过程针对"在地址栏输入URL,按enter(回车)键加载资源"此种操作方式做解析,其它的方式的过程大同小异,差异会在后面再做分析。

  1. 浏览器开启一个线程来处理这个请求,对URL判断如果是http协议就按照web方式处理;

  2. 浏览器先查看浏览器缓存-系统缓存-路由器缓存,如果缓存中有,会直接在屏幕中显示页面内容(此时没有向服务端发请求)。若没有,则进行下一步操(后面需要向服务端发送请求);

  3. 通过DNS解析获取网址的IP地址;

  4. 向真实IP地址服务器发起tcp连接,与浏览器建立tcp三次握手。

  5. 握手成功后,进行HTTP协议会话,浏览器发送报头(请求报头);

  6. 进入到web服务器上的 Web Server,如 ApacheTomcatNode.JS 等服务器;

  7. 进入部署好的后端应用,如 PHPJavaJavaScriptPython 等,找到对应的请求处理;

  8处理结束回馈报头,将数据返回至浏览器;

  9. 浏览器开始下载html文档(响应报头,状态码200),同时设置缓存;

  10. 之后浏览器对整个 HTML 结构进行解析,形成 DOM 树;与此同时,它还需要对相应的 CSS 文件进行解析,形成 CSS 树(CSSOM)。    

       接下来,需要结合 DOM + CSSOM,形成一个绘制树(Render Tree);

  11. 得到绘制树之后,需要计算每个结点在页面中的位置,这一个过程称为layout

  12. layout的过程是在一个连续的二维平面上进行的,接下来,需要将这些结果栅格化,映射到屏幕的离散二维平面上,这一过  

       程称为 paint ;  现代浏览器为提升性能,将页面划分多个 layer,各自进行 paint 然后组合成一个页面(composite layers)。

 

PS: 开头说到的"对于网址栏的URL不同的操作方式有不同的加载资源、获取数据的方式"中其他方式的过程与上面方式差不多,只是在处理缓存这一环节上有些不同:

1. “转至”或地址栏里回车刷新:见上

2. F5刷新:没有第2步,在第8步判断返回值,如果返回304则表示有缓存,且此时直接用缓存;如果返回200则表示没有缓存,顺序执行至最后

3. Ctrl+F5刷新网页的区别:没有第2步,且在第8步一定返回200并顺序执行至最后

(对于以上3种不同方式更好的应该从http协议的缓存机制上做区分更容易理解,此处更侧重'向服务端发送请求及其返回值'这方面做一下区别)

 

 

PS: 10-12步更侧重于前端渲染页面过程,详细可参考:http://www.jianshu.com/p/016e8e78eb1f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