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语言闭包陷阱:详解匿名函数中变量值的非预期行为
本文深入剖析一段Go代码中匿名函数的运行机制,解释其内部变量值为何并非预想结果。 理解Go语言闭包特性及变量作用域是关键。
以下代码片段展示了该问题: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var fs = [4]func(){}
var fi = [4]int{}
for i := 0; i < 4; i++ {
fs[i] = func() { fmt.Println("closure i = ", i); fi[i-1] = i }
}
for _, f := range fs {
f()
}
fmt.Println(fi)
}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closure i = 4 closure i = 4 closure i = 4 closure i = 4 [0 0 0 4]
许多开发者会对i值始终为4感到困惑。这并非简单的变量赋值问题,而是Go语言闭包机制造成的。
闭包是指函数与其周围状态(词法环境)的结合。本例中,匿名函数func() { fmt.Println("closure i = ", i); fi[i-1] = i }构成闭包,引用了外部循环变量i。关键在于,此闭包并未在每次迭代中创建i的新副本,而是共享了同一个i。
循环结束后,i的值已变为4。所有匿名函数都引用同一个i,因此调用时,它们访问到的i值均为4。
为获得预期结果,需在每次循环迭代中创建i的副本,避免闭包共享变量。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var fs = [4]func(){}
var fi = [4]int{}
for i := 0; i < 4; i++ {
j := i // 创建i的副本
fs[i] = func() { fmt.Println("closure i = ", j); fi[j-1] = j }
}
for _, f := range fs {
f()
}
fmt.Println(fi)
}通过引入新变量j,为每个匿名函数创建了i的副本。每个匿名函数拥有独立的j变量,避免了闭包共享变量的问题,最终得到预期结果。这是解决Go语言闭包陷阱的常用方法。
以上就是Go语言闭包陷阱:为什么匿名函数中的变量值总是相同的?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