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介绍了根文件系统的制作与nfs网络挂载,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本地挂载根文件系统来完成系统启动。本地挂载通常用于产品发布阶段,并且分为两种操作方式。
第一种方式:在PC机上制作好文件映像rootfs.img,然后通过uboot加载并直接烧写到EMMC中。这种方法最便捷,适用于产品批量生产烧录,需要依赖官方工具。目前使用的开发板是友善之臂的Tiny4412,官方提供的分区工具可以对SD卡进行分区,将制作好的内核、uboot、文件系统映像和配置脚本放入SD卡中,开发板选择SD卡启动后,uboot会完成EMMC分区、文件系统格式化和文件系统解压拷贝过程,LCD屏上还会显示执行进度条。
第二种方式:在uboot命令行中对EMMC进行分区,然后将文件系统拷贝到指定分区,并设置uboot环境变量来完成挂载。这种方式有助于了解整个挂载流程,非常适合学习。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挂载方式的执行过程。
这种方法需要准备一张SD卡,并使用官方光盘中提供的分区工具对SD卡进行分区,然后将内核、uboot和文件系统映像文件拷贝到SD卡上,再修改配置文件,将启动系统设置为Linux系统。
根文件系统映像的制作需要使用make_ext4fs命令,这个工具在光盘中也有,是一个压缩包,解压到PC机的Linux系统下即可使用。
制作完成后,将根文件系统拷贝到SD卡的image文件夹中,类似于烧写安卓系统的过程。
说明:其中的zImage文件可以自己编译并替换。
配置内核:
# cp tiny4412_linux_defconfig .config
制作根文件系统的方式:
make_ext4fs -s -l
示例:
make_ext4fs -s -l 500M rootfs.img rootfs
如果不知道rootfs文件系统的大小,可以使用du命令进行查看。例如:du rootfs -h
注意:在制作根文件系统映像包时,需要先将rootfs/dev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全部删除。
注意:运行make_ext4fs命令需要使用超级用户身份,否则会导致文件系统制作后无法加载。
如果是普通用户身份登录系统,执行命令时可以加上sudo。
示例:
sudo make_ext4fs -s -l 500M rootfs.img rootfs [wbyq@wbyq work]$ sudo linux_tools/local/bin/make_ext4fs -s -l 500M rootfs.img rootfs/ [sudo] password for wbyq: Creating filesystem with parameters: Size: 524288000 Block size: 4096 Blocks per group: 32768 Inodes per group: 8000 Inode size: 256 Journal blocks: 2000 Label: Blocks: 128000 Block groups: 4 Reserved block group size: 31 Created filesystem with 5534/32000 inodes and 51924/128000 blocks
要完成本文介绍的挂载方式2,需要先完成NFS网络挂载。大致思路如下:
(1)先将uboot和内核拷贝到开发板的EMMC中。
(2)进入uboot命令行,对EMMC进行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
(3)配置uboot环境变量,将文件挂载设置为NFS网络挂载,成功进入命令行终端后,将某个EMMC分区挂载到文件系统目录下,将根文件系统压缩包解压到该目录,最后重启开发板,进入uboot命令行再次修改环境变量,将uboot设置为从刚才解压文件系统的分区启动,重启开发板,完成挂载。
接下来详细完成上述步骤:
(1)在uboot命令行中对EMMC进行分区并安装文件系统。注意:当前是从SD卡启动。
TINY4412 # fdisk -c 1 1024 1024 1024 TINY4412 # ext2format mmc 1:2
(2)打包PC机的rootfs文件系统
[wbyq@wbyq work]$ sudo tar cvf rootfs.tar rootfs [wbyq@wbyq work]$ mv rootfs.tar rootfs/
(3)使用NFS方式挂载并解压文件系统到EMMC指定分区。以下命令是在挂载NFS文件系统后,进入Linux命令行执行。注意:当前是从SD卡启动。
[root@wbyq ]# rm /dev/* [root@wbyq ]# mdev -s [root@wbyq ]# mount /dev/mmcblk1p2 /mnt/ [root@wbyq ]# cd /mnt/ [root@wbyq mnt]# tar xvf /rootfs.tar [root@wbyq mnt]# mv rootfs/* ./ [root@wbyq ]# umount /mnt/
(4)切换到EMMC方式启动,设置UBOOT环境变量。以下命令在UBOOT命令行执行。
TINY4412 # setenv bootargs root=/dev/mmcblk0p2 rootfstype=ext2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 lcd=S702 TINY4412 # saveenv TINY4412 # reset
(5)在本地挂载方式下,使用NFS方式挂载NFS服务器的目录实现文件共享。
[root@wbyq ]# ifconfig eth0 192.168.10.123 [root@wbyq ]# 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0.11:/home/wbyq/project
将PC机文件拷贝到开发板上的方式有:
(1). 通过SD卡或U盘拷贝 (2). 使用NFS网络方式 (3). 通过串口传输
以上就是嵌入式Linux开发-根文件系统本地挂载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