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w_number() 是 sql 中用于为结果集的每一行分配唯一递增序号的窗口函数。其基本语法为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column_list order by column_list),其中 partition by 用于定义分组,order by 定义排序规则。它在排名、分页和去重场景中非常实用。与 rank() 和 dense_rank() 不同,row_number() 保证每行都有唯一编号,即使存在并列值也不会重复。1. 数据去重:通过定义重复逻辑(partition by)和保留标准(order by),可筛选出每组中指定序号的记录;2. 分页查询:通过生成行号并筛选特定范围的数据实现高效分页。使用时需注意性能优化、结果确定性、内存消耗及调试问题。建议为排序字段添加索引、确保排序唯一性、减少处理数据量,并通过中间结果进行调试。

ROW_NUMBER() 在 SQL 中是一个窗口函数,它的核心作用是为结果集中的每一行分配一个唯一的、递增的序号。这个序号的生成是基于你定义的“窗口”——也就是一个数据分组(PARTITION BY)和一个排序规则(ORDER BY)。简单来说,它让你能在每个分组内,按照某个顺序给行打上标签,从1开始。这在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名、分页或者去重时,都显得格外实用。

理解 ROW_NUMBER() 的关键在于 OVER() 子句。这个子句定义了窗口函数的行为范围。
基本语法是这样的: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column1, column2... ORDER BY columnA [ASC|DESC], columnB [ASC|DESC]...)

PARTITION BY: 这一部分是可选的。如果你指定了它,ROW_NUMBER() 会将你的数据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组(分区),然后每个组内部都会从1开始重新编号。比如,如果你想在每个班级内部给学生排名,那么 PARTITION BY 班级ID 就非常合适。ORDER BY: 这一部分是强制的。它定义了在每个分区(或者如果没有 PARTITION BY,就是整个结果集)内部,行号是按照什么顺序分配的。比如,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那么分数最高的会得到1号。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销售订单表 Orders,包含 CustomerID, OrderDate, OrderAmount。我们想找出每个客户的最新一笔订单。
SELECT
CustomerID,
OrderDate,
OrderAmount,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CustomerID ORDER BY OrderDate DESC, OrderAmount DESC) AS rn
FROM
Orders;在这个例子中,PARTITION BY CustomerID 确保了我们是针对每个客户独立编号。ORDER BY OrderDate DESC, OrderAmount DESC 则表示在同一个客户的订单中,最新的订单(日期最新)会优先获得较小的行号。如果日期相同,金额更大的订单会排在前面。

ROW_NUMBER() 与 RANK()、DENSE_RANK() 有何不同?这三者都是窗口函数,都用于排名,但它们处理“并列”情况的方式截然不同,这常常是新手最容易混淆的地方。对我来说,理解它们的差异是掌握 SQL 窗口函数的入门课。
ROW_NUMBER(): 就像上面提到的,它为每一行分配一个唯一的、连续的整数。即便有两行在排序条件上完全相同(即并列),ROW_NUMBER() 也会给它们分配不同的、连续的数字。它不会跳过任何数字。如果你需要一个严格的、不重复的序列号,哪怕数据是重复的,ROW_NUMBER() 就是你的首选。
RANK(): 它会给并列的行分配相同的排名,并且会跳过下一个排名。例如,如果两个人并列第1名,那么接下来的排名会是第3名(跳过了第2名)。它反映的是“并列后的下一个有效位置”。
DENSE_RANK(): 同样会给并列的行分配相同的排名,但它不会跳过下一个排名。例如,如果两个人并列第1名,那么接下来的排名会是第2名。它提供的是一个“紧密的”排名,没有空缺。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学生分数表 Scores 来对比:
| StudentID | Subject | Score |
|---|---|---|
| 101 | Math | 90 |
| 102 | Math | 85 |
| 103 | Math | 90 |
| 104 | Math | 85 |
| 105 | Math | 80 |
SELECT
StudentID,
Subject,
Score,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Subject ORDER BY Score DESC) AS rn,
RANK() OVER (PARTITION BY Subject ORDER BY Score DESC) AS rk,
DENSE_RANK() OVER (PARTITION BY Subject ORDER BY Score DESC) AS drk
FROM
Scores
WHERE Subject = 'Math';结果会是这样:
| StudentID | Subject | Score | rn | rk | drk |
|---|---|---|---|---|---|
| 101 | Math | 90 | 1 | 1 | 1 |
| 103 | Math | 90 | 2 | 1 | 1 |
| 102 | Math | 85 | 3 | 3 | 2 |
| 104 | Math | 85 | 4 | 3 | 2 |
| 105 | Math | 80 | 5 | 5 | 3 |
从结果可以看出:
rn 为每个 90 分的同学分配了不同的行号(1和2),接着是 85 分的 3和4。rk 给两个 90 分的同学都排了 1,然后跳过 2,给两个 85 分的同学排了 3。drk 给两个 90 分的同学排了 1,然后直接给两个 85 分的同学排了 2,没有跳过。选择哪个函数,完全取决于你对“排名”的定义。如果需要每个记录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序号,那就用 ROW_NUMBER()。
ROW_NUMBER() 实现数据去重或分页?ROW_NUMBER() 的两大杀手级应用就是数据去重和分页查询,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它的效率和灵活性是传统方法难以比拟的。
1. 数据去重
在实际工作中,数据质量问题无处不在,重复数据是常态。ROW_NUMBER() 提供了一种非常优雅且高效的去重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先定义什么构成“重复”,然后在这个“重复组”里,根据某个标准(比如最新时间、最大ID)选出你想要的那一条,其余的就“淘汰”。
假设你有一个 UserLogins 表,记录了用户每次登录的信息,但由于系统bug或其他原因,同一个用户在同一秒内可能会产生多条几乎完全相同的登录记录,你只想要其中一条。
| UserID | LoginTime | IPAddress |
|---|---|---|
| 1 | 2023-10-26 10:00:00 | 192.168.1.1 |
| 1 | 2023-10-26 10:00:00 | 192.168.1.1 |
| 2 | 2023-10-26 10:05:00 | 192.168.1.2 |
| 2 | 2023-10-26 10:05:01 | 192.168.1.2 |
去重的关键在于 PARTITION BY 哪些字段来定义“重复”,以及 ORDER BY 哪些字段来决定保留哪一条。
-- 查找重复数据并保留最新的或ID最小的
WITH DeduplicatedLogins AS (
SELECT
UserID,
LoginTime,
IPAddress,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UserID, LoginTime, IPAddress ORDER BY LoginTime DESC, IPAddress DESC) AS rn
-- 这里 ORDER BY 的字段很重要,它决定了在完全重复的行中,哪一行会被标记为 rn=1
-- 如果 LoginTime 和 IPAddress 也完全一致,可以考虑加一个自增ID字段来确保唯一性,例如 ORDER BY LoginTime DESC, LogID ASC
)
SELECT
UserID,
LoginTime,
IPAddress
FROM
DeduplicatedLogins
WHERE
rn = 1;通过将 rn = 1 的行筛选出来,我们就得到了每个“重复组”中我们想要的那一条记录,从而实现了数据的去重。这种方法比 DISTINCT 更灵活,因为它允许你在重复数据中选择特定的行。
2. 分页查询
在 Web 应用中,分页是必不可少的功能。ROW_NUMBER() 提供了一种可靠且高效的分页机制,尤其是在需要复杂排序或跨多列排序时。
假设你需要从一个大表中获取第 N 页的数据,每页 M 条记录。
-- 获取 Products 表的第2页数据,每页10条(即获取第11到第20条记录)
WITH PagedProducts AS (
SELECT
ProductID,
ProductName,
Price,
ROW_NUMBER() OVER (ORDER BY ProductID ASC) AS rn -- 假设我们按 ProductID 排序
FROM
Products
)
SELECT
ProductID,
ProductName,
Price
FROM
PagedProducts
WHERE
rn BETWEEN 11 AND 20;这里,ROW_NUMBER() 首先为整个 Products 表的每一行分配一个行号。然后,外层查询通过 WHERE rn BETWEEN start_row_number AND end_row_number 来筛选出指定页的数据。这种方式在 SQL Server、Oracle、PostgreSQL 等数据库中都非常常见和高效。
ROW_NUMBER() 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或优化建议?尽管 ROW_NUMBER() 功能强大,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它并非没有“脾气”。我记得有一次,我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发现一个 ROW_NUMBER() 的结果不对劲,最后才发现是 ORDER BY 少了一个关键字段,导致在同分情况下,结果变得随机。那种感觉真是... 所以,了解它的潜在挑战和优化策略非常重要。
1. 性能问题与索引
ROW_NUMBER(),特别是 PARTITION BY 和 ORDER BY 的列上没有合适的索引时,性能可能会急剧下降。数据库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组,这可能导致大量的磁盘 I/O 和 CPU 消耗。PARTITION BY 和 ORDER BY 子句中涉及的列上建有合适的索引。复合索引的效果通常更好,例如,如果你的 PARTITION BY 是 (CustomerID),ORDER BY 是 (OrderDate DESC),那么一个在 (CustomerID, OrderDate DESC) 上的复合索引会非常有帮助。2. 结果的确定性
ORDER BY 子句中的列值存在并列情况,且你没有提供足够的列来打破这些并列(即不能唯一确定行的顺序),那么 ROW_NUMBER() 分配的序号可能会是“不确定”的。这意味着每次执行相同的查询,对于并列的行,它们获得的 ROW_NUMBER() 可能会不同。这在去重场景下尤为危险,可能导致每次去重结果不一致。ORDER BY 子句中包含一个能够唯一标识行的列(例如主键或一个自增ID),即使它不是你主要的排序依据。这能保证在所有其他排序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每一行仍然有一个明确的、可重复的顺序。3. 内存消耗
PARTITION BY 时),这可能导致大量的内存消耗,甚至溢出到磁盘,从而影响性能。ROW_NUMBER() 之前先进行筛选(WHERE 子句),或者只选择必要的列,都能有效降低内存压力。有时,将大表分批处理也是一种策略,尽管这会增加应用层面的复杂性。4. 调试与理解
ROW_NUMBER() 的结果不符合预期时,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困惑。问题通常出在 PARTITION BY 或 ORDER BY 的逻辑上。ROW_NUMBER() 结果的 CTE 或子查询。这样你可以看到每个原始行是如何被分区和排序的,以及 ROW_NUMBER() 是如何分配的,这能帮助你快速定位问题。总的来说,ROW_NUMBER() 是 SQL 中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但要用好它,你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并结合实际数据特点来调整 PARTITION BY 和 ORDER BY 策略。
以上就是sql 中 row_number 用法_sql 中 row_number 行号生成指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