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是用于展示单位在特定会计期间内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的重要财务报表。该表有助于全面了解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并为评估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依据。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其编制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编制方法
收入构成
1. 财政拨款收入:按照财政部门实际拨付的金额填写。
2. 事业收入:填写单位在开展专业业务及其辅助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
3. 上级补助收入:根据上级单位拨付的非财政补助资金数额填写。
4.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依据附属单位上缴的收入金额进行填列。
5. 经营收入:记录单位在专业业务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6. 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租金收入等其他各类收入。
支出构成
1. 事业支出:反映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产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 上缴上级支出:按单位实际向上级单位上缴的支出金额填写。
3.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根据对附属单位提供的补助金额填列。
4. 经营支出:单位在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支出。
5. 其他支出:涵盖除上述各项支出之外的其他费用。
结余构成
1. 事业结余:通过总收入减去总支出计算得出,体现单位当年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2.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减去经营支出后的余额。如为亏损则不进行结转。
3.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按照相关规定对结余进行分配的情况填列。
实例分析
假设某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相关数据如下:
财政拨款收入 500 万元,事业收入 200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50 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30 万元,经营收入 80 万元,其他收入 20 万元。事业支出 600 万元,上缴上级支出 20 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10 万元,经营支出 60 万元,其他支出 10 万元。

1. 收入总计:500 + 200 + 50 + 30 + 80 + 20 = 880(万元)
2. 支出总计:600 + 20 + 10 + 60 + 10 = 700(万元)
3. 事业结余:(500 + 200 + 50 + 30 + 20) - 600 - 20 - 10 = 170(万元)
4. 经营结余:80 - 60 = 20(万元)
5.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假定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20 万元后,剩余 170 + 20 - 20 = 170 万元转入事业基金。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清楚了解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的编制流程,有助于掌握其编制技巧,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和结余情况。
以上就是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怎么编制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解决渣网、解决锁区、快速下载数据、时刻追新游,现在下载,即刻拥有流畅网络。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