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当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便是立秋。立秋的到来,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不过,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因为时常有“秋老虎”的余威,天气依然闷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围绕立秋这个节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既是对季节变化的呼应,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1、经过一个炎热的夏天,人们的食欲常常不振,身体容易感到疲乏,体重也常有所下降,这被形象地称为“苦夏”。为了弥补夏季的身体亏空,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2、民间素有“立秋贴秋膘”的说法。在这一天,人们会烹制各种肉食,例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味厚的美食来补充营养。普通百姓家会吃炖肉,而讲究的人家则会吃白切肉、红焖肉等。
3、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体重,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储存足够的能量和脂肪,以抵御风寒。通过“以肉补膘”的方式,人们调养身体,迎接秋日的到来。
1、在南方一些地区,立秋日流行着“啃秋”或“咬秋”的习俗。人们在立秋当天会买来西瓜,全家围坐在一起啃食。
2、这个习俗的寓意十分有趣,人们相信在立秋这天吃西瓜,可以驱除夏天积攒的暑气,预防秋季生痱子和痢疾等疾病。这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行为,象征着将夏日的燥热“啃”掉,迎来秋天的凉爽。
3、除了西瓜,有些地方的人们也会选择吃香瓜、山芋等,其核心都是通过食瓜果的方式,表达对季节转换的适应和对健康的期盼。

1、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山区,立秋前后有着一种独特的农俗现象——晒秋。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平地稀少,村民们便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和屋顶、窗台来晾晒农作物。
2、红的辣椒、黄的玉米、橙的南瓜被铺陈开来,五彩斑斓,形成了一幅壮观而美丽的丰收画卷。这种晾晒方式不仅仅是为了干燥和储存粮食,更是一种庆祝丰收的仪式。
3、晒秋的景象,集中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和他们对土地的热爱,是他们辛勤劳动成果的展示,也是分享丰收喜悦的一种独特方式。
1、在立秋这一天,民间还有“称人”的习俗。这个习俗与立夏时的称人遥相呼应。人们会在村口或大树下挂起一杆大秤,挨个称量体重。
2、称重之后,会将当前的体重与立夏时称得的体重进行比较。一个夏天过去,体重减轻是常有的事,这直观地反映了夏季对身体的消耗。
3、如果体重减轻了,那么接下来的“贴秋膘”就变得更加名正言顺,需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来弥补身体的亏空。这种习俗体现了古人顺应时节、关注身体变化的朴素健康观念。
以上就是立秋干什么?立秋有什么风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