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屏通过css和html结构模拟页面布局,用灰色占位符提供内容即将呈现的视觉反馈;2. 实现时需创建模仿内容布局的占位元素,如标题、图片、文本行等;3. 使用css设置背景色、尺寸和圆角以统一视觉样式;4. 通过@keyframes和linear-gradient实现从左到右的动画效果,增强加载动感;5. 数据加载完成后通过javascript移除或隐藏骨架屏;6. 与传统加载动画相比,骨架屏降低用户认知负荷,提升感知性能;7. 设计时应避免过度复杂化和与实际内容不匹配导致的布局跳动;8. 优化技巧包括优先使用css动画、固定尺寸减少抖动、组件化复用、适配暗色模式及精简dom节点;9. 在项目中可通过条件渲染结合加载状态集成,支持ssr/ssg时可在服务端渲染骨架提升fcp;10. 需处理加载失败场景,及时切换为错误提示而非持续显示骨架。最终实现平滑自然的用户体验过渡。

HTML骨架屏的实现,本质上是利用CSS和一些简单的HTML结构,在内容实际加载完成之前,预先绘制出页面内容的轮廓和大致布局。它不是一个神秘的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用户体验设计模式。核心思路就是用灰色的、形状类似最终内容的占位符,来模拟页面即将呈现的样子,给用户一个“内容正在路上”的视觉反馈,而不是一个空白页或一个旋转的加载动画。
要实现骨架屏,我们通常会用到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在HTML中为你的内容区域预留一套“骨架”结构。这套结构应该尽可能地模仿最终内容的布局,比如一个标题占位符、一个图片占位符、几行文本占位符等等。这些占位符通常是一些简单的
div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骨架屏结构示例 -->
<div class="skeleton-card">
<div class="skeleton-image"></div>
<div class="skeleton-content">
<div class="skeleton-line skeleton-line-lg"></div>
<div class="skeleton-line"></div>
<div class="skeleton-line skeleton-line-sm"></div>
</div>
</div>接着,利用CSS来给这些骨架元素赋予样式。这包括背景色(通常是浅灰色),以及一些模仿内容形状的尺寸(
width
height
border-radius
/* 基础骨架样式 */
.skeleton-card {
background-color: #fff;
border-radius: 8px;
box-shadow: 0 2px 4px rgba(0,0,0,0.1);
padding: 16px;
margin-bottom: 20px;
overflow: hidden; /* 确保动画效果不会溢出 */
position: relative; /* 为动画伪元素定位 */
}
.skeleton-image {
width: 100%;
height: 150px;
background-color: #e0e0e0; /* 骨架背景色 */
border-radius: 4px;
margin-bottom: 12px;
}
.skeleton-line {
width: 100%;
height: 16px;
background-color: #e0e0e0;
margin-bottom: 8px;
border-radius: 2px;
}
.skeleton-line-lg {
width: 80%; /* 模拟标题或主文本行 */
height: 20px;
}
.skeleton-line-sm {
width: 60%; /* 模拟较短的文本行 */
}最后,也是骨架屏看起来“活”起来的关键,是添加一个动画效果。最常见的是一个“闪烁”或“波纹”效果,通过CSS的
@keyframes
linear-gradient
/* 骨架屏动画 */
@keyframes skeleton-loading {
0% {
background-position: -200% 0;
}
100% {
background-position: 200% 0;
}
}
.skeleton-card::before { /* 使用伪元素实现动画,避免影响实际内容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width: 100%;
height: 100%;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to right, #e0e0e0 8%, #f0f0f0 18%, #e0e0e0 33%);
background-size: 200% 100%;
animation: skeleton-loading 1.5s infinite linear;
}
/* 当实际内容加载完成后,通过JS移除或隐藏骨架屏 */
/* 比如给父元素添加一个 loaded 类,然后隐藏骨架屏 */
.loaded .skeleton-card {
display: none; /* 或者 opacity: 0; visibility: hidden; */
}在实际应用中,你会在数据加载前显示这套骨架结构,当数据成功加载并渲染到页面后,再通过JavaScript来移除或隐藏骨架屏,显示真正的页面内容。这通常通过添加或移除一个CSS类来实现,比如一个
loading
loaded
我个人觉得,骨架屏和传统的加载动画(比如旋转的菊花图、进度条)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给用户带来的“感知”不同。加载动画往往是抽象的,它只是告诉你“我在忙”,但用户并不知道忙的是什么,或者接下来会看到什么。这种不确定性有时会让人感到焦虑,尤其是网络状况不佳时,一个空白页加一个转圈圈的图标,很容易让人失去耐心。
而骨架屏则完全不同,它是在“模拟”未来。它预先展示了页面内容的轮廓,即使内容还没到,用户也能大致知道页面的布局,比如这里会有一张图,那里会有一段文字。这种预示性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认知负荷和等待的焦虑感。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加载指示器,而是页面本身的一部分,只是暂时“空”着。这就像你在餐厅等餐,服务员先给你摆好餐具,虽然菜还没上,但你已经能想象到菜品摆放的样子,这种感觉比单纯地坐在空桌前等要好得多。它提升的是“感知性能”,让用户觉得页面加载更快,更流畅。
设计骨架屏,看似简单,但真要做好,还是有些门道的。我见过一些项目,骨架屏做得过于复杂,或者和最终内容差异太大,反而适得其反。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过度设计。有些人会把骨架屏做得过于精细,试图还原每一个小图标、每一个微小的文本块。这不仅增加了CSS的复杂度,也可能因为骨架屏自身的渲染消耗,反而拖慢了首次绘制时间。骨架屏的核心是“大致轮廓”,不是像素级的复刻。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简洁和高效,只要能传达出页面的基本结构信息就足够了。
另一个问题是与最终内容不匹配。如果骨架屏的布局、尺寸和最终加载的内容差异很大,当内容真正出现时,页面会发生剧烈的跳动(Layout Shift),这会给用户带来非常糟糕的体验,甚至比没有骨架屏还糟。我经常提醒团队,骨架屏的设计必须紧密贴合实际内容的尺寸和比例,尤其是图片和文本区域的高度。
至于优化技巧,我总结了几点:
@keyframes
linear-gradient
min-height
width
div
background-image
div
在实际项目中集成骨架屏,不仅仅是写几行HTML和CSS那么简单,它需要和数据加载流程、组件生命周期紧密结合。我的经验是,把它看作一个特殊的“加载状态”组件。
最常见的集成方式是条件渲染。在前端框架(如React、Vue)中,你可以根据数据加载的状态来决定渲染骨架屏还是实际内容。比如,当你的数据请求还在进行中 (
isLoading
true
isLoading
false
// 伪代码示例
if (isLoading) {
return <SkeletonComponent />;
} else {
return <ActualContentComponent data={data} />;
}这听起来很直接,但实际操作中,你可能需要考虑更细致的场景。例如,一个页面可能由多个独立的数据模块组成,你可能需要为每个模块设计独立的骨架屏,或者只在关键区域显示骨架屏。
对于SSR (Server-Side Rendering) 或 SSG (Static Site Generation) 的项目,骨架屏的集成可以更进一步。你可以在服务器端渲染出骨架屏的HTML和CSS,这样用户在浏览器接收到第一个字节时,就能立即看到一个带有骨架屏的页面,极大地提升了首次内容绘制(FCP)时间。然后,当客户端JavaScript加载并获取到数据后,再“注水”或替换掉骨架屏。这种方式结合了SSR的快速首屏优势和骨架屏的良好用户体验,效果非常出色。
另外,别忘了错误处理。如果数据加载失败,骨架屏应该如何表现?通常,我们会隐藏骨架屏,然后显示一个错误提示,而不是让骨架屏一直闪烁下去。这需要你在数据请求的
catch
总的来说,优雅的集成意味着骨架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突兀的存在,它应该像页面状态流的一部分,自然地出现,又自然地消失,为用户提供一个平滑的过渡体验。思考它在不同加载阶段、不同网络状况下的表现,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以上就是HTML如何实现骨架屏?内容加载前的占位怎么设计?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HTML怎么学习?HTML怎么入门?HTML在哪学?HTML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HTML速学教程(入门课程),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