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history命令查看Linux命令历史,结合grep过滤或Ctrl+R反向搜索可高效查找;历史记录默认存于~/.bash_history,可通过HISTSIZE、HISTFILESIZE和HISTCONTROL等变量调整大小与行为;为防敏感信息泄露,可在命令前加空格(需ignoreboth)、临时禁用history或清除记录。

在Linux系统里,想查看你之前敲过的命令,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
history
history
要查看命令历史,你只需要在终端里输入
history
history
这样,系统就会把当前会话以及从历史文件中加载的所有命令都显示出来,通常会带上一个序号。比如,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输出:
1 ls -l 2 cd /var/log 3 grep error messages.log 4 history
如果你想重新执行某个历史命令,可以通过它的序号来操作。比如,想再执行一次第3条命令,就输入
!3
grep
!grep
!!
说实话,当你的命令历史积累到几百甚至上千条的时候,光靠肉眼去翻找某个特定命令简直是噩梦。这时候,我们肯定需要更智能的搜索方式。我最常用也最推荐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结合
grep
history | grep "关键词"
比如,我想找所有和
nginx
history | grep "nginx"
这样,
history
|
grep
grep
另一种方法,也是我个人觉得更酷、更高效的,是使用 Ctrl+R(反向增量搜索)。在终端里按下
Ctrl+R
(reverse-i-search)
Ctrl+R
你的命令历史并不仅仅存在于当前的终端会话中,它还被持久化存储在一个文件中,这样即使你关闭了终端,下次打开时也能找回之前的操作。对于大多数使用 Bash shell 的Linux系统来说,这个文件通常是
~/.bash_history
~/.zsh_history
至于如何调整历史记录的大小和行为,这就要涉及到一些环境变量的配置了。我一般会在
~/.bashrc
~/.zshrc
两个核心的环境变量是:
HISTSIZE
HISTFILESIZE
~/.bash_history
你可以这样设置它们,比如我想让历史记录保存得更多一些:
export HISTSIZE=10000 export HISTFILESIZE=20000
这意味着我的当前会话能记住1万条命令,而历史文件里最多能有2万条。修改完
.bashrc
source ~/.bashrc
除了数量,我们还可以控制历史记录的行为。
HISTCONTROL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both
ignoreboth
ignorespace
erasedups
ls
cd
还有
HISTIGNORE
ls:cd:pwd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难免会执行一些包含密码、API密钥或其他敏感信息的命令。如果不小心被记录到历史中,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你自己能访问,但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这里有几个我常用的方法:
在命令前加空格: 这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只要你的
HISTCONTROL
ignorespace
ignoreboth
sudo systemctl start sensitive-service --password "mysecretpass"
注意,这里的空格是紧挨着命令的。
临时禁用历史记录: 如果你需要执行一系列敏感操作,可以暂时关闭历史记录功能。
set +o history # 禁用历史记录 # 执行你的敏感命令... set -o history # 重新启用历史记录
这种方式比较彻底,但操作起来稍微繁琐一点,并且需要记得重新启用。
清除历史记录: 如果你已经不小心输入了敏感命令,并且想立即从历史中抹去它,你可以:
history -d N
N
history -c
~/.bash_history
history -w
rm ~/.bash_history
history -c
history -r
我个人觉得,结合
HISTCONTROL=ignoreboth
以上就是如何在Linux中查看命令历史 Linux history命令使用技巧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