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北京市即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项针对学校食堂管理的新标准。该标准对食堂的日常运营和应急处置提出了更为细致和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明确规定了在食品中发现异物等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流程,旨在通过制度化建设,为广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新标准的核心亮点之一,是为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当食堂食品中被发现存在异物时,相关人员建议遵循以下步骤进行规范处置,以便学习和了解操作过程:
1、立即停用。一旦发现或接到报告称食品中存在异物,首要行动是立即停止该批次食品的使用和销售,并对相关区域进行隔离,防止问题食品进一步流出。
2、封存留样。将含有异物的食品以及同批次的留样进行妥善封存,保持原状,作为后续调查溯源的关键证据。
3、及时上报。食堂负责人需第一时间向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报告情况,不得瞒报、迟报。
4、展开调查。配合监管部门,迅速开展内部自查,全面排查从原料采购、清洗加工到配餐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力求查明异物来源。
5、落实整改。根据调查结果,立即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除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做出规定,新标准也着眼于事前预防,致力于构建全链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标准要求学校食堂在供应商选择、原材料索证索票、食品储存、加工操作、餐饮具消毒以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执行更高的规范。这种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把控,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学生们吃得营养、吃得放心。
以上就是北京学校食堂新规10月1日实施:发现异物必须立即停售,严守学生舌尖安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