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维 > linux运维 > 正文

Linux后台运行进程的常用技巧

P粉602998670
发布: 2025-09-06 12:11:02
原创
607人浏览过
答案是使用&、nohup、screen/tmux和systemd四种方法。首先&符号可将程序放入后台运行,但终端关闭时进程会终止;其次nohup命令能忽略SIGHUP信号,确保进程在终端关闭后继续运行,并重定向输出到文件;接着screen或tmux提供虚拟终端会话,支持分离与重新连接,适合需要交互的长期任务;最后systemd通过.service文件管理开机自启、自动重启和日志记录,适用于生产环境服务的系统级管理。

linux后台运行进程的常用技巧

在Linux系统里,让程序在后台持续运行,不被终端关闭影响,是日常工作里一个很基础但又特别重要的技能。简单来说,我们主要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最直接的是使用

&
登录后复制
符号让命令在后台执行;更可靠一点,可以用
nohup
登录后复制
命令来防止进程因终端关闭而终止;而对于需要更复杂会话管理或者长期运行的服务,
screen
登录后复制
tmux
登录后复制
提供了强大的虚拟终端功能,而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则是现代Linux系统管理后台服务的标准。

解决方案

我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后台进程的需求场景通常有这么几种:偶尔跑个脚本,不希望它霸占我的终端;需要长时间运行一个程序,即使我断开SSH连接它也要继续;或者,干脆就是把一个应用部署成一个服务,让系统开机自启并自动管理。针对这些不同场景,我的选择也不同。

1. 临时后台运行:

&
登录后复制
符号

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当你执行一个命令时,在末尾加上一个

&
登录后复制
,它就会立即在后台运行,并将控制权返回给你的终端。

./my_script.sh &
登录后复制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快捷,适合那些你确定很快会完成,或者即使中断了也没关系的任务。但它有个致命缺点:这个进程仍然是当前终端会话的子进程。一旦你关闭终端,或者SSH连接断开,这个进程通常会收到SIGHUP信号(挂断信号),然后随之终止。我刚开始接触Linux的时候,就吃过这个亏,以为加个

&
登录后复制
就万事大吉了,结果第二天回来一看,程序早没了。

2. 防止终端关闭:

nohup
登录后复制
命令

为了解决

&
登录后复制
的“短命”问题,
nohup
登录后复制
就派上用场了。
nohup
登录后复制
的全称是"no hang up",它的作用是让命令忽略SIGHUP信号。这意味着即使你关闭终端,进程也不会因为收到挂断信号而停止。同时,
nohup
登录后复制
还会将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重定向到一个文件(默认为
nohup.out
登录后复制
),避免它们直接输出到终端。

nohup ./my_long_running_process.py > output.log 2>&1 &
登录后复制

这里,

> output.log
登录后复制
是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
output.log
登录后复制
文件,
2>&1
登录后复制
则是将标准错误也重定向到标准输出(也就是
output.log
登录后复制
)。最后的
&
登录后复制
当然是让
nohup
登录后复制
命令本身在后台运行。这是我处理那些需要长时间跑但又不想用
screen
登录后复制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来管理的任务时,最常用的组合。比如,跑个数据导入脚本,或者训练一个小型模型。

3. 会话管理与进程持久化:

screen
登录后复制
tmux
登录后复制

当我的需求是“我需要在一个虚拟终端里运行多个命令,并且随时可以断开连接,下次再连上来继续操作”时,

screen
登录后复制
tmux
登录后复制
就是不二之选。它们创建了一个持久化的虚拟终端会话,你可以把程序跑在这些会话里,然后“分离”会话(detach),即使你关闭了SSH连接,会话和里面的程序依然在服务器上运行。下次你再连接上来时,可以“附加”回之前的会话(attach),继续操作。

# screen
screen -S my_session  # 创建一个名为my_session的会话
# 在新会话中执行你的命令,例如:
# python my_app.py
# 按 Ctrl+A D 分离会话

screen -ls           # 查看所有会话
screen -r my_session # 重新附加到my_session

# tmux
tmux new -s my_session # 创建一个名为my_session的会话
# 在新会话中执行你的命令
# 按 Ctrl+B D 分离会话

tmux ls              # 查看所有会话
tmux attach -t my_session # 重新附加到my_session
登录后复制

我个人更偏爱

tmux
登录后复制
,因为它在分屏和窗口管理上更灵活,学习曲线可能稍微陡峭一点,但一旦掌握,效率提升非常明显。我常常用它来管理多个开发或部署任务,一个会话里开好几个窗口,每个窗口跑一个服务,方便来回切换和查看日志。

4. 系统级服务管理: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对于那些需要开机自启、持续运行、并且需要系统级别管理(例如自动重启、资源限制等)的应用程序,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是现代Linux发行版(如CentOS 7+, Ubuntu 16.04+)的首选。它通过服务单元(
.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文件)来定义和管理后台进程。这适用于Web服务器、数据库、消息队列等生产环境中的核心应用。

你需要创建一个

.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文件,通常放在
/etc/systemd/system/
登录后复制
目录下。

# /etc/systemd/system/my_app.service
[Unit]
Description=My Custom Application Service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User=your_user
WorkingDirectory=/path/to/your/app
ExecStart=/usr/bin/python3 /path/to/your/app/main.py
Restart=always
RestartSec=3
StandardOutput=journal
StandardError=journal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登录后复制

然后,通过

systemctl
登录后复制
命令来管理它:

sudo systemctl enable my_app.service  # 设置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start my_app.service   # 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tus my_app.service  # 查看服务状态
sudo systemctl stop my_app.service    # 停止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my_app.service # 重启服务
登录后复制

我发现,一旦一个应用需要长期稳定运行,并且可能需要团队其他成员维护时,把它做成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服务是最好的选择。它提供了统一的管理接口,日志也能集中管理,排查问题方便得多。

为什么我的后台进程会意外终止?

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的“坑”。你明明把一个程序扔到后台跑了,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回来一看,它却悄无声息地挂掉了。这背后主要有几个原因,而理解它们对于我们选择正确的后台运行策略至关重要。

最常见的原因是SIGHUP信号。当你的终端会话结束(比如你关闭了SSH客户端,或者直接关闭了终端窗口),操作系统会向该会话下的所有子进程发送一个SIGHUP(Hang Up)信号。默认情况下,收到SIGHUP信号的进程会终止。这就是为什么你用

&
登录后复制
符号把一个程序扔到后台后,一旦你断开连接,它就“死”了。这个设计初衷是好的,为了清理那些不再需要的进程,但对于我们想让程序持续运行的需求来说,就成了障碍。
nohup
登录后复制
命令的核心作用,就是让进程忽略这个SIGHUP信号。

一览运营宝
一览运营宝

一览“运营宝”是一款搭载AIGC的视频创作赋能及变现工具,由深耕视频行业18年的一览科技研发推出。

一览运营宝 41
查看详情 一览运营宝

另一个不那么常见但同样致命的原因是资源限制或程序自身的错误。你的程序可能因为内存溢出、CPU占用过高被系统杀死(OOM Killer),或者它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未捕获的异常导致崩溃。这跟后台运行的技巧本身关系不大,但却是后台进程意外终止的常见因素。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通常会去查看程序的日志文件(如果用

nohup
登录后复制
,就是
nohup.out
登录后复制
或你指定的日志文件;如果是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服务,就是
journalctl -u your_service
登录后复制
),看看有没有错误信息。有时候,程序可能默默地抛出异常,然后退出,但由于你没有捕获这些异常,或者没有将错误输出重定向到日志,就显得它“无故消失”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进程的退出。在某些复杂的进程树结构中,如果一个程序的父进程意外终止,那么它的子进程也可能随之被终止,这取决于进程组和会话的机制。不过,对于我们通常的后台运行场景,只要解决了SIGHUP信号的问题,并确保程序自身稳定,这种情况就比较少见了。理解这些“幕后杀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工具,比如

nohup
登录后复制
就是为了抵御SIGHUP,而
screen
登录后复制
/
tmux
登录后复制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则提供了更强的会话和进程管理能力,进一步隔离了终端会话的影响。

如何在不关闭终端的情况下安全退出?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你希望让程序在服务器上继续跑,但你又不想让它霸占你当前的终端窗口,并且你可能还想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重新“连接”到这个程序的运行环境,查看它的输出或者进行交互。这时候,

screen
登录后复制
tmux
登录后复制
就是你的最佳拍档。它们提供了一种“会话持久化”的能力。

当你使用

screen
登录后复制
tmux
登录后复制
时,你实际上是连接到了一个在服务器后台运行的虚拟终端会话。你在这个会话里启动你的程序,比如一个长时间运行的数据分析脚本,或者一个需要持续监控的日志工具。然后,你就可以“分离”(detach)这个会话。分离之后,你的SSH连接可以断开,或者你可以关闭当前的终端窗口,但这个虚拟会话以及它里面运行的程序,会继续在服务器上默默地执行。

下次当你需要查看程序的运行状态,或者想继续与它交互时,你只需要重新SSH登录到服务器,然后“附加”(attach)回之前的那个虚拟会话。你会发现一切都保持原样,仿佛你从未离开过。这种感觉就像你把电脑屏幕关掉了,但电脑本身还在运行,等你再打开屏幕,所有窗口和程序都还在那里。

screen
登录后复制
的基本操作:

  1. 启动一个新会话:
    screen -S my_long_task
    登录后复制
    -S
    登录后复制
    参数给会话起个名字,方便管理。
  2. 在会话中运行程序: 正常输入你的命令,例如
    python my_script.py
    登录后复制
  3. 分离会话: 按下
    Ctrl+A
    登录后复制
    ,然后松开,再按下
    D
    登录后复制
    。你的终端会显示
    [detached from ...]
    登录后复制
  4. 查看现有会话:
    screen -ls
    登录后复制
  5. 重新连接会话:
    screen -r my_long_task
    登录后复制
    (如果会话只有一个,也可以直接用
    screen -r
    登录后复制
    )。
  6. 强制杀死会话:
    screen -X -S my_long_task quit
    登录后复制

tmux
登录后复制
的基本操作:

  1. 启动一个新会话:
    tmux new -s my_long_task
    登录后复制
  2. 在会话中运行程序: 正常输入你的命令。
  3. 分离会话: 按下
    Ctrl+B
    登录后复制
    ,然后松开,再按下
    D
    登录后复制
    。你的终端会显示
    [detached (from session ...)]
    登录后复制
  4. 查看现有会话:
    tmux ls
    登录后复制
  5. 重新连接会话:
    tmux attach -t my_long_task
    登录后复制
  6. 杀死会话:
    tmux kill-session -t my_long_task
    登录后复制

我个人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会习惯性地给每个重要的任务创建一个独立的会话,并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这样,即使服务器上跑着好几个后台任务,我也能清晰地知道哪个会话对应哪个任务,管理起来井井有条。它们极大地提升了我在远程服务器上工作的效率和舒适度,避免了因为网络不稳定或者不小心关闭终端而导致工作中断的烦恼。

长期运行的服务如何实现自动化管理?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甚至要求系统开机自启,并且能够被系统统一监控和管理的应用程序,仅仅依靠

nohup
登录后复制
或者
screen
登录后复制
/
tmux
登录后复制
就不够了。这些场景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健壮、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而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就是现代Linux发行版(如CentOS 7+, Ubuntu 16.04+, Debian 8+)提供的标准答案。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通过“单元”(unit)的概念来管理系统资源,其中最常用的是“服务单元”(
.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文件)。你可以为你的应用程序创建一个
.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文件,详细定义它的启动方式、运行时用户、工作目录、依赖关系、重启策略以及日志输出等。这样一来,你的应用程序就从一个普通的后台进程,升级成为了一个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的服务。

为什么选择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1. 开机自启: 最核心的需求之一。通过
    systemctl enable
    登录后复制
    命令,你可以让你的服务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无需手动干预。
  2. 可靠性与容错: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可以配置服务的重启策略,例如在服务意外崩溃时自动重启(
    Restart=always
    登录后复制
    )。这对于确保服务的持续可用性至关重要。
  3. 统一管理: 所有的服务都通过
    systemctl
    登录后复制
    命令进行管理,包括启动、停止、重启、查看状态和日志。这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接口,无论是你自己还是团队成员,都能轻松上手。
  4. 资源隔离与安全性: 你可以指定服务运行的用户和组(
    User=
    登录后复制
    ,
    Group=
    登录后复制
    ),限制其文件系统访问权限,甚至通过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的沙箱功能进一步增强安全性。
  5. 日志管理: 服务的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会被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的日志系统(journald)捕获。你可以通过
    journalctl -u your_service_name
    登录后复制
    命令方便地查看服务的实时日志和历史日志,这对于故障排查非常有帮助。

创建一个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服务单元的步骤:

  1. 编写

    .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文件:
    /etc/systemd/system/
    登录后复制
    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例如
    my_web_app.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文件的内容通常分为几个部分:

    • [Unit]
      登录后复制
      :定义服务的描述、启动顺序和依赖关系。例如,
      After=network.target
      登录后复制
      表示服务在网络就绪后启动。
    • [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核心部分,定义如何启动、停止服务,以及运行时的行为。
      • User=your_user
        登录后复制
        :指定运行服务的用户。
      • WorkingDirectory=/path/to/your/app
        登录后复制
        :指定服务的工作目录。
      • ExecStart=/usr/bin/python3 /path/to/your/app/main.py
        登录后复制
        :指定启动服务的命令。
      • Restart=always
        登录后复制
        :服务退出时总是重启。
      • RestartSec=3
        登录后复制
        :重启前等待3秒。
      • StandardOutput=journal
        登录后复制
        :标准输出重定向到journald。
      • StandardError=journal
        登录后复制
        :标准错误重定向到journald。
    • [Install]
      登录后复制
      :定义服务如何被
      systemctl enable
      登录后复制
      命令启用。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登录后复制
      表示在多用户模式下启动。
  2. 重新加载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配置: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登录后复制
    。当你修改或添加了
    .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文件后,需要执行此命令让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重新读取配置。

  3. 启用并启动服务:

    • sudo systemctl enable my_web_app.service
      登录后复制
      :设置服务开机自启。
    • sudo systemctl start my_web_app.service
      登录后复制
      :立即启动服务。
  4. 查看服务状态和日志:

    • sudo systemctl status my_web_app.service
      登录后复制
      :查看服务当前运行状态。
    • sudo journalctl -u my_web_app.service -f
      登录后复制
      :实时查看服务的日志。

我个人在部署生产环境应用时,几乎都会把它们封装成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服务。这不仅仅是为了开机自启,更是为了后续的运维管理。当服务出问题时,
systemctl status
登录后复制
journalctl
登录后复制
能迅速提供线索;当需要升级或维护时,
systemctl stop/start/restart
登录后复制
也让操作变得标准化且可控。这套流程让我对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更有信心。

以上就是Linux后台运行进程的常用技巧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