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中指针变量赋值时,若修改其指向的值(*p = val),则地址不变;若给指针重新赋地址(p = &b),则其存储的地址改变。核心在于区分指针自身地址与所指地址。

Golang中指针变量的赋值,其内存地址的变化取决于你操作的对象:如果你是修改指针所指向的值,那么指针变量本身存储的地址不变;如果你是给指针变量赋一个新的地址,那么指针变量存储的地址就变了。这听起来有点绕,但核心在于区分“指针变量自身存储的地址”和“该地址指向的数据”。
在Go语言中,指针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说实话,刚开始接触Go的指针时,我也绕了点弯子,总觉得它和C/C++的指针有点像,但又有些微妙的不同。理解指针变量的赋值与内存地址的变化,是掌握Go内存模型和编写高效代码的关键。
Go语言中的指针,本质上就是一个存储另一个变量内存地址的变量。我们用
&
*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a int = 10
var p *int = &a // p现在存储了变量a的内存地址
fmt.Printf("初始状态:\n")
fmt.Printf("a 的值:%d,a 的地址:%p\n", a, &a)
fmt.Printf("p 的值(即a的地址):%p,p 自身的地址:%p\n", p, &p)
// 场景一:通过指针修改所指向的值
fmt.Printf("\n场景一:通过指针修改所指向的值 (*p = 20)\n")
*p = 20 // 修改p所指向的内存地址中的值
fmt.Printf("修改后:\n")
fmt.Printf("a 的值:%d,a 的地址:%p\n", a, &a) // a的值变了
fmt.Printf("p 的值(即a的地址):%p,p 自身的地址:%p\n", p, &p) // p存储的地址没变
// 场景二:给指针变量赋一个新的地址
fmt.Printf("\n场景二:给指针变量赋一个新的地址 (p = &b)\n")
var b int = 30
p = &b // p现在存储了变量b的内存地址
fmt.Printf("重新赋值后:\n")
fmt.Printf("a 的值:%d,a 的地址:%p\n", a, &a) // a的值和地址都没变
fmt.Printf("b 的值:%d,b 的地址:%p\n", b, &b)
fmt.Printf("p 的值(即b的地址):%p,p 自身的地址:%p\n", p, &p) // p存储的地址变了
}从上面的输出你可以清楚地看到:
*p = 20
p
a
a
p
a
p = &b
p
p
a
b
p
&p
p
&a
&b
理解这个区分是至关重要的。指针变量本身也是一个变量,它有自己的内存地址,并存储着另一个变量的内存地址。对其解引用操作是去修改它指向的数据,而直接对指针变量进行赋值,则是改变它指向哪里。
这确实是初学者最容易混淆的地方。简单来说,指针变量的赋值操作可以分为两种,它们改变的东西是不同的:
改变指针所指向的“值”: 当你使用解引用操作符
*
*ptr = newValue
ptr
newValue
ptr
ptr
ptr
&ptr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10
ptr := &x // ptr指向x
fmt.Printf("修改前:x=%d, ptr指向%p, ptr自身地址%p\n", x, ptr, &ptr)
*ptr = 20 // 通过ptr修改x的值
fmt.Printf("修改后:x=%d, ptr指向%p, ptr自身地址%p\n", x, ptr, &ptr)
}输出会显示
x
ptr
ptr
改变指针变量本身存储的“地址”: 当你直接给指针变量赋值,例如
ptr = &anotherVar
ptr
ptr
anotherVar
ptr
ptr
&ptr
&ptr
ptr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10
y := 30
ptr := &x // ptr最初指向x
fmt.Printf("修改前:x=%d, y=%d, ptr指向%p, ptr自身地址%p\n", x, y, ptr, &ptr)
ptr = &y // 让ptr指向y
fmt.Printf("修改后:x=%d, y=%d, ptr指向%p, ptr自身地址%p\n", x, y, ptr, &ptr)
}输出会显示
ptr
&x
&y
ptr
所以,核心在于理解指针变量和它所指向的数据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Go语言的函数参数传递机制,一直是“传值”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使你传递的是一个指针,传递的也仅仅是这个指针变量的一个“副本”(值)。
当我们将一个变量传递给函数时,Go会创建一个该变量的副本,并在函数内部使用这个副本。这意味着,在函数内部对副本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原始变量。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odifyValue(val int) {
val = 200 // 这里的val是原始变量的副本
fmt.Printf("在函数内部 (modifyValue): val=%d, val的地址=%p\n", val, &val)
}
func main() {
num := 100
fmt.Printf("调用前 (main): num=%d, num的地址=%p\n", num, &num)
modifyValue(num)
fmt.Printf("调用后 (main): num=%d, num的地址=%p\n", num, &num)
}你会发现
main
num
modifyValue
num
那么,当我们传递一个指针时会发生什么呢? Go仍然是“传值”的,只不过这次传递的“值”是那个指针变量本身存储的内存地址。函数会得到这个地址的一个副本。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odifyPointerValue(ptr *int) {
// ptr是main函数中p的一个副本,它存储了相同的地址
fmt.Printf("在函数内部 (modifyPointerValue): ptr指向%p, ptr自身地址%p\n", ptr, &ptr)
*ptr = 200 // 通过副本指针修改它所指向的内存地址中的值
}
func reassignPointer(ptr *int) {
// 这里的ptr也是原始指针的一个副本
var temp int = 500
ptr = &temp // 重新赋值这个副本指针,让它指向一个新的地址
fmt.Printf("在函数内部 (reassignPointer): ptr指向%p, ptr自身地址%p\n", ptr, &ptr)
}
func main() {
num := 100
p := &num // p指向num
fmt.Printf("调用前 (main): num=%d, p指向%p, p自身地址%p\n", num, p, &p)
// 场景一:函数通过指针副本修改原始数据
modifyPointerValue(p)
fmt.Printf("调用 modifyPointerValue 后 (main): num=%d, p指向%p, p自身地址%p\n", num, p, &p)
// 此时,num的值变了,但p所指向的地址没变,p自身的地址也没变
// 场景二:函数尝试重新赋值原始指针(但只能改变副本)
reassignPointer(p)
fmt.Printf("调用 reassignPointer 后 (main): num=%d, p指向%p, p自身地址%p\n", num, p, &p)
// 此时,num的值和p所指向的地址都保持不变,因为reassignPointer只改变了它内部的指针副本
}输出会清晰地显示:
modifyPointerValue
main
num
p
p
reassignPointer
ptr
temp
main
p
num
reassignPointer
p
总结来说,当你需要函数修改外部变量的值时,就应该传递该变量的指针。但如果你想让函数改变外部指针变量的指向(例如,让
main
p
num
anotherNum
**int
在Go语言中,指针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修改外部变量,它在性能优化和内存管理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考量,但又不像C/C++那样需要处处小心翼翼。
避免大对象拷贝: 当你有一个非常大的结构体(struct)实例作为函数参数时,如果直接按值传递,Go会复制整个结构体。这可能导致性能开销和额外的内存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传递结构体的指针可以避免这种拷贝,只传递一个指针大小的地址(通常是8字节),从而提高效率。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type BigStruct struct {
Data [1024 * 1024]byte // 1MB大小的数据
ID int
}
// 按值传递
func processByValue(s BigStruct) {
s.ID = 1 // 修改副本
// fmt.Printf("ByValue: %p\n", &s)
}
// 按指针传递
func processByPointer(s *BigStruct) {
s.ID = 2 // 修改原始数据
// fmt.Printf("ByPointer: %p\n", s)
}
func main() {
bigObj := BigStruct{ID: 0}
start := time.Now()
processByValue(bigObj)
fmt.Printf("ByValue cost: %v, ID: %d\n", time.Since(start), bigObj.ID) // ID未变,因为修改的是副本
start = time.Now()
processByPointer(&bigObj)
fmt.Printf("ByPointer cost: %v, ID: %d\n", time.Since(start), bigObj.ID) // ID变了,因为修改的是原始数据
}对于非常大的结构体,按指针传递通常会更快,因为避免了内存复制。不过,Go的编译器(通过逃逸分析)在某些情况下会优化小结构体的按值传递,使其效率很高,所以并非所有结构体都需要传递指针。
实现链式数据结构: 链表、树、图等需要节点之间相互引用的数据结构,天然就需要使用指针来实现。每个节点都包含指向下一个(或多个)节点的指针。
type Node struct {
Value int
Next *Node // 指向下一个Node的指针
}与C代码交互(cgo): 当Go程序需要调用C语言库时,经常需要使用
unsafe.Pointer
内存管理与垃圾回收(GC): Go的垃圾回收器会自动管理内存,你不需要像C/C++那样手动
malloc
free
nil
另一方面,Go的逃逸分析(Escape Analysis)是一个非常智能的机制。它会分析变量的生命周期,如果一个局部变量的地址被传递到函数外部,或者被一个全局变量引用,那么这个局部变量就会“逃逸”到堆上分配内存,即使你没有显式地使用
new
make
总的来说,在Go中,指针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使用它。大多数时候,Go的“传值”语义已经足够好,并且通过编译器优化,性能也很好。只有当你确实需要修改原始数据、避免大对象拷贝或构建复杂数据结构时,才应该考虑使用指针。过度使用指针,反而可能增加代码的复杂性,并引入
nil
以上就是Golang指针变量赋值与内存地址变化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