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锁是进程间因资源竞争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其需满足互斥、占有且等待、不可剥夺、环路等待四个条件,打破任一条件可预防死锁。常用检测方法为资源分配图结合DFS检测环路,银行家算法可避免死锁但开销大。实际系统常采用超时或请求失败后处理的策略。避免死锁可通过破坏四个必要条件实现:破坏占有且等待需进程一次性申请所有资源;破坏不可剥夺则允许系统强制回收资源;破坏环路等待可通过资源排序,要求进程按序请求资源,此法在数据库中广泛应用。一旦发生死锁,恢复策略包括终止进程或剥夺资源,前者简单但易丢失工作,后者需回滚处理,可能影响系统一致性。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无限期地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导致所有进程都无法继续执行的状态。简单来说,就像几个人互相拿着对方需要的钥匙,谁都打不开门。
死锁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四个必要条件,只要打破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预防死锁的发生。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占有且等待、不可剥夺、环路等待。
死锁检测不像其他错误那么容易发现,因为它可能只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是使用资源分配图。资源分配图是一种有向图,它描述了系统中进程和资源的状态。
资源分配图: 图中的节点代表进程和资源,边代表进程请求或持有资源。如果图中存在环路,那么可能存在死锁。检测环路可以使用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
死锁检测算法: 更复杂的算法,例如银行家算法,可以检测并避免死锁。这些算法需要维护系统中资源分配和请求的详细信息,计算复杂度较高,但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死锁检测。
实际上,许多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并不总是主动检测死锁,而是选择在发生超时或资源请求失败时才进行处理。这种策略称为死锁避免或死锁忽略。
避免死锁通常比检测和恢复更有效,因为它可以在死锁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死锁的关键在于打破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
破坏互斥条件: 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不可行。很多资源本质上就是互斥的,例如打印机。
破坏占有且等待条件: 进程在请求资源之前必须一次性申请所有需要的资源。如果任何一个资源无法立即分配,则进程必须释放所有已占有的资源,稍后重新申请。这会导致资源利用率降低,且可能导致饥饿。
破坏不可剥夺条件: 当进程持有某些资源,并请求其他无法立即分配的资源时,系统可以剥夺该进程已持有的资源,将其释放,以便其他进程使用。这种方法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且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状态不一致。
破坏环路等待条件: 对所有资源进行排序,并要求进程按照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这样可以避免形成环路等待。这是最常用的死锁预防方法之一。例如,在数据库系统中,可以对表进行排序,并要求所有事务按照相同的顺序访问表。
资源排序看似简单,但实际应用中需要仔细规划和管理,以确保所有进程都遵循相同的规则。
如果死锁已经发生,那么需要采取措施来打破死锁,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死锁恢复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进程终止: 最简单的恢复方法是终止一个或多个卷入死锁的进程。可以选择终止所有卷入死锁的进程,但这会导致大量工作丢失。更明智的做法是选择终止那些占用资源较少、优先级较低的进程。
资源剥夺: 从一个或多个卷入死锁的进程中剥夺资源,将其分配给其他进程。选择剥夺哪些资源需要仔细考虑,以尽量减少对进程的影响。资源剥夺可能会导致进程回滚到之前的状态,需要谨慎处理。
进程终止和资源剥夺都是比较激进的恢复方法,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状态不一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恢复策略。
以上就是什么是死锁?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