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防晒,早已超越了涂抹防晒霜的范畴。街头上,从基础款的防晒衣,到将自己包裹得如同“养蜂人”一般的全副武装,无死角遮挡已成为一种新常态。然而,就在这股防晒热潮之下,多起年轻女性因过度防晒而患上骨质疾病的病例,正频频登上热搜。一场关于“过度防晒”的讨论,已在社交媒体上悄然展开。
中国人热衷于防晒,其最根本的动机之一便是防止晒黑。从皮肤科学的角度看,亚洲人的肤质(大多为III型和IV型)确实属于不易晒伤但极易晒黑的类型。加之“一白遮百丑”的传统审美观念根深蒂固,使得“美白”成为护肤品市场的核心诉求之一。

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防晒产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2023年中国防晒产品零售额已达174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252亿元。从高倍防晒、多重功效的防晒霜,到竞争已成红海的防晒服饰,防晒,已从一种简单的护肤需求,演变为一个千亿级的庞大产业。

从皮肤科的角度看,适度防晒是完全必要的。阳光中的紫外线(UVA和UVB)不仅会导致皮肤晒伤、变黑和加速衰老,长期高剂量的暴露还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然而,从骨科的角度看,紫外线却是我们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盟友”。因为人体内约80%-100%的维生素D,都需要通过皮肤接受阳光中UVB的照射来合成。维生素D对于促进钙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其缺乏将直接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事实上,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中国也不例外。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21.4%,其中城市居民和女性群体的情况尤为突出,这与其更周密的防晒习惯不无关系。

既然防晒过度有害骨骼,我们能完全依赖食物来补充维生素D吗?答案是否定的。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普遍较低,仅靠饮食,很难满足人体每日所需。

虽然可以服用补充剂,但长期过量补充存在健康风险。而通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则不会引起中毒。那么,有没有既能保护皮肤,又能保证维生素D合成的“中间地带”呢?

科学界给出的建议是:每周两到三次,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将手臂和腿部等部位暴露在阳光下5到30分钟,就足以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良好的皮肤状态与健康的骨骼并非不可兼得,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科学的平衡点。请记住,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人类的骨骼也同样需要。
以上就是过度防晒的代价:当“美白”遇上骨质疏松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