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使用ps、top和htop命令查看Linux系统中的进程。ps aux或ps -ef可列出所有进程的静态信息,top提供实时动态监控,htop则以更友好的界面增强交互体验;结合grep、pgrep等工具可按名称或用户筛选进程,通过STAT状态码可判断进程是否异常,配合iotop、free等工具还能深入分析资源占用情况。

在Linux系统里,想知道你的机器到底在忙些什么,或者哪个程序在悄悄吃掉你的资源,核心答案通常离不开几个关键工具:
、
,以及更现代、更友好的
。它们能帮你洞察系统内部,列出所有当前运行的进程,让你对系统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解决方案:
要查看Linux上所有运行的进程,我们通常会用到
和
这两个命令行工具,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Process Status)是一个静态的进程查看工具,它会捕捉当前时间点的进程快照。最常用的命令是
或
。
- :这个组合参数非常经典。表示显示所有用户的进程,表示显示用户/所有者信息,表示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比如后台服务)。输出会包含USER(用户)、PID(进程ID)、%CPU(CPU占用率)、%MEM(内存占用率)、VSZ(虚拟内存大小)、RSS(常驻内存大小)、TTY(终端)、STAT(进程状态)、START(启动时间)、TIME(CPU时间)和COMMAND(命令)。
- :这是另一个常用的组合,表示显示所有进程,表示以“完整”格式显示。它会显示UID(用户ID)、PID、PPID(父进程ID)、C(CPU利用率)、STIME(启动时间)、TTY、TIME和CMD。它在查看父子进程关系时特别有用。
个人觉得,
在快速概览资源占用方面更直观一些,而在追溯进程来源时更有优势。
是一个动态的、实时的进程监控工具。当你运行
时,它会不断刷新显示进程列表,并按照CPU使用率或其他指标排序。
进入
界面后,你可以做很多事情:
- 按键按CPU使用率排序(默认)。
- 按键按内存使用率排序。
- 按键然后输入PID可以杀死一个进程。
- 按键退出。
的顶部还会显示系统的总体信息,比如平均负载、CPU使用率、内存和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这对于快速诊断系统瓶颈非常有帮助。刚开始用可能会觉得有点眼花缭乱,但习惯了就会发现它的强大之处。
对于那些喜欢更友好的交互界面的朋友,
是个非常棒的选择。它通常不是默认安装的,但你可以通过包管理器轻松安装(例如,
sudo apt install htop
登录后复制
或
sudo yum install htop
登录后复制
)。
提供了彩色的输出、更直观的树状视图、鼠标操作以及更方便的进程管理功能(比如直接F9杀死进程)。我个人更偏爱
,因为它真的太直观了,那种彩色的进度条和鼠标操作,简直是懒人福音,而且一眼就能看出哪些进程是父子关系。
如何根据进程名或用户查找特定进程?
当系统里跑着成百上千个进程时,光是看
的输出列表,想要找到某个特定的进程简直是大海捞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更精准的筛选工具。
最常见的做法是结合
和
。比如,我想找所有与
相关的进程,可以这样:
这里
是管道符,它把
的输出作为
的输入。
就会从这些输出中筛选出所有包含“
nginx”字符串的行。不过,要注意一点,
这个命令本身也会作为一个进程出现在结果里,通常你可以通过加上
来排除它,或者更巧妙地使用正则:
ps aux | grep "[n]ginx"
登录后复制
这样
就不会匹配到它自己了,因为“[n]ginx”不会匹配“grep [n]ginx”。这算是一个小技巧,挺有意思的。
如果你想查找某个特定用户运行的进程,
就派上用场了:
这会列出
用户下的所有进程。
再者说,还有一个专门用于按名称查找进程的命令叫
。它直接返回匹配进程的PID,这在需要将PID传递给其他命令时非常方便。
选项会同时显示进程名。如果你只需要PID,直接
就行。
还有一个
命令,它也能根据进程名查找PID,但通常只返回第一个匹配的进程的PID,或者所有匹配的进程的PID,看具体实现。
这些工具各有侧重,选择哪个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对我来说,
是日常最常用的,因为它能提供最全面的信息,而
则在自动化脚本里更吃香。

进程状态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解读它们?
在
或
的输出中,你经常会看到
或
这一列,里面是一些单字母或多字母的缩写,它们代表了进程的当前状态。理解这些状态对于判断进程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卡死或消耗资源异常至关重要。
常见的进程状态有:
-
R (Running or Runnable): 进程正在CPU上运行,或者已经准备好随时运行,只待调度器分配CPU时间。这通常是好事,说明进程在积极工作。
-
S (Sleeping): 进程正在等待某个事件完成,比如等待I/O操作、等待用户输入、或者等待信号。这是最常见的状态,大部分时间进程都会处于休眠状态,这很正常。
-
D (Uninterruptible Sleep): 进程处于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这意味着它正在等待I/O操作,而且不能被信号打断。如果一个进程长时间处于状态,通常意味着底层I/O(比如磁盘)出现了问题,或者网络存储挂载出了故障。这种进程很难被杀死,除非重启系统或解决I/O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
Z (Zombie): 僵尸进程。一个子进程已经结束了执行,但它的父进程还没有来得及调用系统调用来获取它的退出状态。僵尸进程不会占用内存或CPU,但会占用进程表中的一个条目,如果僵尸进程过多,可能会耗尽进程ID。通常,只要父进程处理得当,僵尸进程会很快消失。但如果父进程本身有问题,僵尸进程就可能长期存在。
-
T (Stopped): 进程被暂停了。这可能是因为用户通过暂停了它,或者收到了、、、等信号。可以通过信号让它继续运行。
-
< (High-priority): 进程拥有高优先级。
-
N (Low-priority): 进程拥有低优先级。
-
L (Locked in memory): 某些页被锁定在内存中(例如实时进程)。
-
s (Session Leader): 进程是会话的领导者。
-
+ (Foreground Process Group): 进程是前台进程组的一部分。
看到一个进程长时间处于
状态,或者出现大量
状态的进程,就得警惕了,这往往是系统或应用出现问题的信号。了解这些状态,能让你在排查问题时更有方向感,而不是盲目猜测。

如何实时监控进程的资源占用?
前面我们提到了
和
,它们是实时监控进程资源占用的主力军。但要说“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它们,或者还有没有别的选择,这其中还是有些门道的。
在实时监控方面非常强大,它的交互性是关键。
-
排序: 默认按CPU排序,但你可以按(内存)、(CPU)、(运行时间)等键来改变排序方式,这对于找出资源大户非常有用。比如,我经常会按键来检查是不是有哪个进程在疯狂吃内存。
-
过滤: 在界面,按或可以输入过滤条件,比如来只显示特定用户的进程。
-
杀死进程: 按键输入PID,可以向进程发送信号,默认是(优雅退出),也可以选择(强制杀死)。
-
刷新间隔: 按或可以设置刷新间隔,默认是3秒。如果想更频繁地更新,可以设为1秒。
则把
的很多功能都图形化、鼠标化了,使用起来更直观。
-
树状视图: 可以通过切换到树状视图,清晰地显示进程的父子关系,这在调试复杂应用时简直是神器。
-
多核CPU显示: 默认会显示每个CPU核心的使用率,这比的单行概览要详细得多。
-
易于操作: 通过F键可以直接进行排序、过滤、杀死进程等操作,不用记住那么多单字母命令。
除了
和
,还有一些针对特定资源监控的工具,虽然不是直接显示“所有进程”,但在分析资源占用时非常有用:
-
: 如果你怀疑是磁盘I/O导致系统变慢,可以实时显示每个进程的磁盘读写速度。它需要root权限运行。
-
: 虽然它不显示单个进程,但能快速查看系统总体的内存和交换空间使用情况,配合或可以判断内存瓶颈是否是系统性的。
-
: 提供关于进程、内存、分页、块I/O、陷阱和CPU活动的信息。它提供的是系统层面的概览,但对于理解进程对系统整体资源的影响很有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我通常会先用
或
快速定位到CPU或内存占用异常的进程,如果怀疑是I/O问题,再切换到
进一步分析。这种组合拳往往能高效地找出问题所在。当然,所有这些工具都只是手段,关键在于你如何解读它们提供的数据,并结合你的系统知识做出判断。毕竟,工具再强大,也只是你思考的延伸。
以上就是Linux如何查看当前运行的所有进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