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维 > linux运维 > 正文

Linux如何限制单个IP的带宽

P粉602998670
发布: 2025-09-14 12:42:01
原创
596人浏览过
使用tc命令结合HTB算法可限制单个IP带宽,先清理旧规则,创建根qdisc和主class,再为特定IP创建子class并设置rate与ceil均为5mbit,最后通过u32过滤器匹配源/目的IP并将流量导向该class,实现上传和下载限速。

linux如何限制单个ip的带宽

在Linux环境下,要限制单个IP的带宽,最核心的工具就是

tc
登录后复制
(traffic control)。它允许我们对网络流量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创建队列规则(qdisc)、分类(class)和过滤器(filter),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特定IP地址的上传和下载速度。这通常涉及到Hierarchical Token Bucket (HTB) 或 Token Bucket Filter (TBF) 算法,其中HTB因其层次化的管理能力,在限制多个IP或服务时更为灵活。

解决方案

限制单个IP的带宽,我们通常会用到

tc
登录后复制
命令。以下是一个使用
HTB
登录后复制
(Hierarchical Token Bucket)算法来限制特定IP带宽的例子。这个方法相对灵活,可以设定上限和保证速率。

首先,确保你的系统上安装了

iproute2
登录后复制
包,
tc
登录后复制
命令是其中的一部分。

  1. 清理旧的

    tc
    登录后复制
    规则: 在开始配置之前,最好先清理掉网卡上可能存在的旧规则,避免冲突。

    sudo tc qdisc del dev eth0 root 2>/dev/null
    登录后复制

    这里

    eth0
    登录后复制
    是你的网络接口名,请根据实际情况替换。
    2>/dev/null
    登录后复制
    是为了抑制错误输出,如果接口上没有规则,
    del
    登录后复制
    命令会报错。

  2. 创建根队列(Root Qdisc): 我们为

    eth0
    登录后复制
    接口创建一个HTB根队列。

    sudo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handle 1: htb default 10
    登录后复制
    • handle 1:
      登录后复制
      给这个根队列一个句柄,方便后续引用。
    • HTB
      登录后复制
      指定使用HTB算法。
    • default 10
      登录后复制
      这是一个默认类别ID。任何未被明确分类的流量都将进入这个ID为10的类别。
  3. 创建主类别(Main Class): 在根队列下创建一个主类别,它代表了整个接口的可用带宽上限。比如,我们假设你的总带宽是100Mbps。

    sudo 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 classid 1:1 htb rate 100mbit ceil 100mbit
    登录后复制
    • parent 1:
      登录后复制
      指明这个类别是根队列
      1:
      登录后复制
      的子类别。
    • classid 1:1
      登录后复制
      给这个类别一个ID。
    • rate 100mbit
      登录后复制
      保证的速率。
    • ceil 100mbit
      登录后复制
      允许的最大突发速率(上限)。这里设为一样,表示最大就是100Mbps。
  4. 创建受限IP的子类别(Sub-Class for Limited IP): 现在,我们为要限制的特定IP创建一个子类别。假设我们要限制IP

    192.168.1.100
    登录后复制
    的下载(入站)和上传(出站)带宽为5Mbps。

    • 限制出站(上传)带宽

      sudo 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1 classid 1:10 htb rate 5mbit ceil 5mbit
      登录后复制

      这里

      classid 1:10
      登录后复制
      是为
      192.168.1.100
      登录后复制
      分配的类别ID。
      rate
      登录后复制
      ceil
      登录后复制
      都设为5Mbps,表示其最大速度就是5Mbps。

    • 添加过滤器(Filter): 将来自/去往

      192.168.1.100
      登录后复制
      的流量导向到
      1:10
      登录后复制
      这个类别。

      # 限制源IP为192.168.1.100的出站流量
      sudo tc filter add dev eth0 protocol ip prio 1 u32 match ip src 192.168.1.100/32 flowid 1:10
      # 限制目的IP为192.168.1.100的出站流量 (虽然是出站,但可能需要限制从服务器发给这个IP的流量)
      sudo tc filter add dev eth0 protocol ip prio 1 u32 match ip dst 192.168.1.100/32 flowid 1:10
      登录后复制
      • protocol ip prio 1
        登录后复制
        指定协议为IP,优先级为1。
      • u32
        登录后复制
        这是一个强大的匹配器。
      • match ip src 192.168.1.100/32
        登录后复制
        匹配源IP为
        192.168.1.100
        登录后复制
        的流量。
      • match ip dst 192.168.1.100/32
        登录后复制
        匹配目的IP为
        192.168.1.100
        登录后复制
        的流量。
      • flowid 1:10
        登录后复制
        将匹配到的流量导向到
        classid 1:10
        登录后复制

    关于入站(下载)带宽的限制

    tc
    登录后复制
    默认是在出站方向(egress)工作的。要限制入站(ingress)流量,你需要使用
    ingress qdisc
    登录后复制
    ,或者更常见、更灵活的做法是在路由器/防火墙上(如果你的Linux服务器是网关)对转发流量进行限制,或者在服务器上使用
    IMQ
    登录后复制
    (Ingress Message Queue)或结合
    iptables
    登录后复制
    MARK
    登录后复制
    标记来实现。对于单个服务器而言,直接限制出站是最直接的,而限制入站则需要更复杂的配置,比如:

    # 创建一个ingress qdisc
    sudo tc qdisc add dev eth0 handle ffff: ingress
    # 为ingress qdisc添加一个过滤器,将入站流量重定向到一个htb qdisc,然后进行限制
    # 这部分配置会比出站复杂,通常需要将入站流量重新路由到一个虚拟设备或者使用IFB (Intermediate Functional Block) 设备。
    # 鉴于文章目标是“直接输出解决方案”,这里不深入展开IMQ/IFB的复杂配置,只提示一下方向。
    # 对于简单场景,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限制出站带宽,因为服务器通常是提供服务的,出站带宽更能体现其资源消耗。
    登录后复制

    如果你确实需要限制下载,一个相对简单的思路是在上游路由上进行配置,或者在Linux服务器作为网关时,对转发给该IP的流量进行出站限制。

  5. 查看

    tc
    登录后复制
    规则

    sudo tc qdisc show dev eth0
    sudo tc class show dev eth0
    sudo tc filter show dev eth0
    登录后复制

    通过这些命令,你可以检查你的规则是否生效以及统计信息。

tc
登录后复制
命令的那些坑:配置与调试的经验谈

说实话,

tc
登录后复制
这玩意儿,初次接触时简直是劝退神器。它的命令结构复杂,参数众多,而且一旦配置错误,网络可能瞬间瘫痪,或者根本不生效,让你抓耳挠腮。我记得有一次,为了给一个开发环境的数据库服务器限制一下上传带宽,防止它在跑备份时把整个测试网络的上行链路占满,我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

最大的坑点之一就是规则的瞬时性。你辛辛苦苦敲了一堆

tc
登录后复制
命令,测试通过了,结果服务器一重启,嘿,所有配置都没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每次配置完,都得考虑怎么让它持久化。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写一个shell脚本,放到
/etc/rc.local
登录后复制
里(如果系统还用的话),或者更现代的方式是创建一个
systemd
登录后复制
服务单元,在网络服务启动后执行这些
tc
登录后复制
命令。

表单大师AI
表单大师AI

一款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智能在线表单创建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高效地生成各类专业表单。

表单大师AI74
查看详情 表单大师AI

另一个让我头疼的是句柄(handle)和类别ID(classid)的对应关系

1:
登录后复制
,
1:1
登录后复制
,
1:10
登录后复制
这些数字,看起来简单,但一旦层级多了,或者不小心弄混了父子关系,整个流量分类就乱套了。
HTB
登录后复制
的层次结构很强大,但这也意味着你需要非常清晰地规划你的带宽分配树。
rate
登录后复制
ceil
登录后复制
这两个参数也常常让人迷惑。
rate
登录后复制
是保证速率,
ceil
登录后复制
是上限速率。如果
rate
登录后复制
设得太高,或者
ceil
登录后复制
设得太低,都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比如,你给一个IP设了
rate 1mbit ceil 5mbit
登录后复制
,意味着它至少能有1Mbps,但最高可以跑到5Mbps,前提是总带宽有富余。如果你想严格限制在5Mbps,那就得像我们上面那样,
rate
登录后复制
ceil
登录后复制
都设为5Mbps。

调试方面,

tc -s qdisc show
登录后复制
tc -s class show
登录后复制
tc -s filter show
登录后复制
是你的好朋友。
-s
登录后复制
参数会显示统计信息,比如有多少数据包通过了这个qdisc或class,这能帮你判断规则是否真的匹配到了流量。如果统计数字一直是零,那说明你的过滤器可能没生效,或者流量根本没经过你设定的接口。别忘了检查接口名称,
eth0
登录后复制
ens33
登录后复制
enp0s3
登录后复制
这些都可能。

我个人经验是,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逐步增加复杂性。先只设一个根qdisc,再加一个主class,然后是子class和过滤器。每一步都用

tc show
登录后复制
命令检查,确保没有问题再进行下一步。如果直接复制粘贴一大段命令,一旦出错,排查起来会非常痛苦。

动态调整与监控:如何让带宽限制更智能?

静态的带宽限制虽然有效,但在很多场景下显得不够灵活。想象一下,如果某个IP平时流量不大,但偶尔需要突发性地传输大量数据,而你给他设了个死死的5Mbps上限,那用户体验肯定不好。这时候,我们就会思考,能不能让带宽限制变得更“智能”一些?

首先,监控是智能化的基础。你需要知道哪些IP或服务正在消耗大量带宽。

iftop
登录后复制
nload
登录后复制
vnstat
登录后复制
这些工具都是实时或历史带宽使用情况的优秀观察者。
iftop
登录后复制
能直接显示哪个IP地址正在进行大量的上传或下载,这对快速定位问题非常有用。

有了监控数据,我们就可以考虑动态调整

tc
登录后复制
规则了。这通常需要编写一些脚本。比如,你可以写一个Bash脚本,每隔一分钟运行一次,它会:

  1. 使用
    iftop -t -s 1 -L 1 -P
    登录后复制
    这样的命令获取当前流量数据(
    -t
    登录后复制
    文本模式,
    -s 1
    登录后复制
    采样1秒,
    -L 1
    登录后复制
    只显示一行,
    -P
    登录后复制
    显示端口)。
  2. 解析输出,找出当前带宽使用量最大的IP。
  3. 根据预设的阈值,动态调整该IP的
    tc
    登录后复制
    ceil
    登录后复制
    值。例如,如果某个IP持续两分钟超过了某个阈值,就将其带宽上限降低;如果它持续五分钟低于某个阈值,就适当提高其上限。

这听起来有点像一个简单的流量整形器(traffic shaper)或负载均衡器在做的事情。实现这种动态调整,你需要熟练掌握

tc class change
登录后复制
命令,它可以修改现有类别的参数而不需要删除重建。

# 示例:动态调整某个IP的带宽上限
# 假设我们要将192.168.1.100的带宽上限调整为2mbit
sudo tc class change dev eth0 parent 1:1 classid 1:10 htb rate 2mbit ceil 2mbit
登录后复制

当然,这种脚本的编写需要考虑很多细节,比如如何避免频繁地调整导致网络抖动,如何处理多个IP同时超标的情况,以及如何记录历史数据以进行更长期的分析。

更高级的解决方案可能会涉及到将

tc
登录后复制
iptables
登录后复制
MARK
登录后复制
功能结合。你可以使用
iptables
登录后复制
根据更复杂的条件(如端口、协议、连接状态等)来标记数据包,然后
tc
登录后复制
再根据这些标记将数据包分类到不同的HTB类别中。这样,你就可以实现基于应用层协议或服务类型的带宽限制,而不仅仅是基于IP地址。

总的来说,让带宽限制更智能,意味着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感知和动态响应。这不仅能优化网络资源分配,还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避免因僵硬的策略而导致的性能瓶颈。不过,这需要对Linux网络栈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愿意投入时间进行脚本开发和测试。

以上就是Linux如何限制单个IP的带宽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PHP中文网抖音号
发现有趣的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