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通过多态实现算法的运行时替换,C++中利用虚函数机制使Context类通过抽象接口调用具体策略,实现解耦;结合工厂模式可进一步解耦对象创建,提升系统灵活性与可维护性。

C++利用多态性,主要是通过虚函数(
virtual
在C++中实现策略模式,我们通常会定义一个抽象基类或接口来声明所有策略共有的操作,然后为每一种具体的算法实现一个派生类。一个“上下文”(Context)类会持有一个指向这个抽象策略接口的指针或引用,并通过它来调用具体的策略实现。
我们来构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场景,它需要支持多种运算(加、减、乘)。
首先,定义一个抽象的策略接口: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策略接口:定义所有具体策略必须实现的操作
class ICalculationStrategy {
public:
virtual ~ICalculationStrategy() = default; // 虚析构函数很重要,确保正确释放内存
virtual double calculate(double a, double b) const = 0; // 纯虚函数,要求派生类实现
};接着,实现具体的策略类:
// 具体策略A:加法运算
class AddStrategy : public ICalculationStrategy {
public:
double calculate(double a, double b) const override {
return a + b;
}
};
// 具体策略B:减法运算
class SubtractStrategy : public ICalculationStrategy {
public:
double calculate(double a, double b) const override {
return a - b;
}
};
// 具体策略C:乘法运算
class MultiplyStrategy : public ICalculationStrategy {
public:
double calculate(double a, double b) const override {
return a * b;
}
};最后,构建一个上下文类,它负责持有并执行策略:
// 上下文类:持有策略对象,并委托其执行操作
#include <memory> // 为了使用智能指针
class CalculatorContext {
private:
std::unique_ptr<ICalculationStrategy> strategy_; // 使用智能指针管理策略对象的生命周期
public:
// 构造函数:初始化时传入一个具体策略
explicit CalculatorContext(std::unique_ptr<ICalculationStrategy> strategy)
: strategy_(std::move(strategy)) {}
// 运行时改变策略
void setStrategy(std::unique_ptr<ICalculationStrategy> strategy) {
strategy_ = std::move(strategy);
}
// 执行策略定义的操作
double executeCalculation(double a, double b) const {
if (!strategy_) {
// 处理策略未设置的情况,或者抛出异常
// 这里为了简洁,我们假设策略总是有效的
return 0.0;
}
return strategy_->calculate(a, b);
}
};在客户端代码中,我们可以这样使用它:
#include <iostream>
// ... 上述类定义 ...
int main() {
// 使用加法策略
CalculatorContext calculator(std::make_unique<AddStrategy>());
std::cout << "10 + 5 = " << calculator.executeCalculation(10, 5) << std::endl; // 输出 15
// 运行时切换到减法策略
calculator.setStrategy(std::make_unique<SubtractStrategy>());
std::cout << "10 - 5 = " << calculator.executeCalculation(10, 5) << std::endl; // 输出 5
// 运行时切换到乘法策略
calculator.setStrategy(std::make_unique<MultiplyStrategy>());
std::cout << "10 * 5 = " << calculator.executeCalculation(10, 5) << std::endl; // 输出 50
// 如果需要,可以随时添加新的运算策略,而无需修改CalculatorContext类
return 0;
}通过这种方式,
CalculatorContext
strategy_->calculate()
要我说,多态性在策略模式中简直是“灵魂”般的存在。没有多态,策略模式就失去了其核心价值。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实现了算法的运行时可替换性。策略模式的精髓在于,我们可以在程序运行时,根据需要动态地切换算法。C++中的虚函数机制正是实现这一点的基石。当
CalculatorContext
ICalculationStrategy*
calculate()
AddStrategy
AddStrategy::calculate
Context
if-else
switch-case
其次,达成了客户端与算法实现的高度解耦。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
CalculatorContext
AddStrategy
SubtractStrategy
CalculatorContext
CalculatorContext
ICalculationStrategy
最后,提升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当我们需要添加新的策略时,只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具体策略类,实现
ICalculationStrategy
Context
实践中,策略模式在C++里虽然强大,但也有不少细节需要我们细心打磨,不然就可能掉进坑里。
一个最常见的,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策略对象的生命周期管理。在我的示例中,我用了
std::unique_ptr
strategy_
new
delete
Context
Context
Context
Context
Context
const
std::weak_ptr
std::unique_ptr
Context
std::shared_ptr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策略的状态。我的
AddStrategy
SubtractStrategy
Context
Context
还有就是策略接口的设计。
ICalculationStrategy
calculate
double
double
Context
Context
Context
最后,不能忽视的是性能开销。虚函数调用确实会引入轻微的运行时开销(vtable查找)。对于大多数业务逻辑而言,这种开销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对性能极度敏感的场景,比如高性能计算或嵌入式系统,这种开销可能就需要被考虑进去。不过,通常情况下,策略模式带来的设计优势远超这点性能损失。
理解设计模式,很多时候在于理解它们之间的边界与协作。策略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分工与合作”的体现。
先说策略模式与模板方法模式。它们都关注算法,但侧重点和实现方式截然不同。
CalculatorContext
再看策略模式与工厂模式。这两者经常被一起使用,简直是天作之合。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它关注的是对象的创建。它提供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模式将对象的创建逻辑封装起来,使得客户端无需知道具体类的名称。例如,一个
OperationFactory
AddStrategy
SubtractStrategy
协同工作:一个常见的场景是,客户端根据某种条件(比如用户输入、配置文件设置)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策略。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工厂来根据这些条件创建具体的策略对象,然后将这个创建好的策略对象注入到
Context
new
// 假设有一个工厂类
class StrategyFactory {
public:
static std::unique_ptr<ICalculationStrategy> createStrategy(const std::string& type) {
if (type == "add") {
return std::make_unique<AddStrategy>();
} else if (type == "subtract") {
return std::make_unique<SubtractStrategy>();
} else if (type == "multiply") {
return std::make_unique<MultiplyStrategy>();
}
// 错误处理
return nullptr;
}
};
// 在main函数中
// ...
std::string operationType = "add"; // 假设从用户输入或配置中获取
auto strategy = StrategyFactory::createStrategy(operationType);
if (strategy) {
CalculatorContext calculator(std::move(strategy));
std::cout << "Using " << operationType << ": 10 ? 5 = " << calculator.executeCalculation(10, 5) << std::endl;
}
// ...通过这种组合,我们不仅实现了算法的运行时可替换,也实现了策略对象创建过程的解耦,让整个系统更加模块化。策略模式和工厂模式是设计模式中非常实用且常见的组合,能够有效地提升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以上就是C++如何使用多态实现策略模式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