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扫描丢失分区,通过TestDisk或EaseUS等工具深度扫描磁盘扇区,识别并恢复原有分区结构;接着可手动运行TestDisk分析磁盘布局,精确重建分区起止位置,并将新分区表写入MBR或GPT;若存在备份的分区表,则用dd命令直接还原;最后挂载恢复的分区,将数据复制至安全存储设备,避免二次破坏。

如果您在使用硬盘或存储设备时误删了分区表,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识别原有分区,从而造成数据无法访问。这种情况通常不会立即覆盖原有数据,因此存在恢复的可能性。以下是利用分区恢复工具重建分区结构以恢复数据的详细步骤:
通过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可以自动扫描磁盘的扇区,寻找已被删除但尚未被覆盖的分区信息。该方法适用于对分区结构不熟悉但希望快速找回数据的用户。
1、下载并安装可信的数据恢复工具,例如TestDisk或EaseUS Data Recovery Wizard。
2、运行软件并选择需要恢复的物理磁盘,确保选中的是正确的硬盘,避免操作错误导致二次损坏。
3、启动深度扫描模式,让程序逐扇区查找已删除的分区记录和文件系统特征。
4、等待扫描完成后,查看软件列出的可恢复分区列表,确认原始分区的大小和文件系统类型是否匹配。
5、勾选目标分区并执行恢复操作,将分区表信息写回磁盘主引导记录(MBR)或GUID分区表(GPT)位置。
对于高级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TestDisk手动分析磁盘布局,并精确重建分区起始和结束位置。这种方法更灵活,适合复杂情况下的分区恢复。
1、将受损磁盘连接至另一台计算机作为从盘,启动TestDisk程序。
2、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操作过程,便于出错时追溯。
3、选择对应磁盘并设置其介质类型为“Intel”(即PC标准分区表),进入下一步。
4、选择“Analyse”选项进行当前分区结构分析,观察输出结果中是否有疑似原分区的痕迹。
5、若发现丢失分区,在提示下选择“Quick Search”进一步精确定位;如未找到,则启用“Deeper Search”扩大搜索范围。
6、当正确识别出原分区后,按方向键高亮该分区并标记为“P”(Primary)或“L”(Logical),然后选择“Write”将新分区表写入磁盘。
7、重启系统检查是否能正常识别原分区,若能识别则立即备份重要数据。
如果此前曾使用dd或其他工具对分区表进行过备份,则可以直接还原原始结构,这是最安全且高效的恢复方式。
1、确认是否存在MBR或GPT的备份文件,例如通过命令 dd if=/dev/sda bs=512 count=1 of=mbr_backup.img 创建的镜像。
2、将备份文件传输到当前操作系统的工作目录下。
3、打开终端并执行还原命令:dd if=mbr_backup.img of=/dev/sda bs=512 count=1,此操作不可逆,请务必确认设备名称无误。
4、完成后重新插拔磁盘或重启系统,查看分区是否恢复正常显示。
在成功重建分区结构后,必须立即挂载分区并将数据复制到其他安全存储设备中,防止后续写入操作破坏残留信息。
1、在Windows系统中,打开“磁盘管理”工具,右键点击恢复后的分区选择“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进行分配。
2、在Linux系统中,使用 mkdir /mnt/recovery 和 mount /dev/sdX1 /mnt/recovery 命令挂载分区。
3、浏览分区内容,确认文件完整性,优先复制文档、照片、数据库等关键资料。
4、将所有重要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物理硬盘上,确保原始磁盘不再进行任何写入操作。
以上就是误删的分区表如何恢复数据?利用分区恢复工具重建分区结构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