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手机新闻 > 正文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碧海醫心
发布: 2025-09-20 09:51:01
原创
614人浏览过

终于,iphone 也用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散热“硬装备”。

其实在去年发布的iPhone 16系列上,苹果就已经引入了石墨烯散热膜,试图将芯片产生的热量更快地传导至机身外部。但仅靠一层极薄的导热膜就想彻底解决发热问题,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到了iPhone 17 Pro系列,苹果终于祭出了VC均热板这一被安卓阵营广泛采用的技术,并宣称其整套散热系统的效率相比前代提升了高达300%。

这本应是一次值得肯定的进步,然而苹果CEO库克在接受国内某媒体采访时却表示:iPhone 17 Pro所搭载的VC均热板是苹果独有的发明与创新,甚至强调“只有苹果能做到”。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图片来源:@影视飓风)

雷科技在看到这段言论时第一反应是怀疑是否被断章取义,但在查阅原始采访视频后确认,库克确实如此表述。

这就令人费解了——VC均热板技术在安卓手机中早已普及,早在2018年发布的ROG Phone上就已配备,如今更是旗舰机型的标配。苹果凭什么将其称为自家独创?

我们不妨深入拆解,看看这到底是库克的过度自信,还是苹果真有独门绝技。

iPhone 17 Pro散热升级,VC均热板真的奏效了吗?

暂且抛开争议,先来看看iPhone 17 Pro系列的VC均热板是否真的带来了显著提升?是否如苹果所说,散热效率暴涨300%?

雷科技在第一时间对iPhone 17 Pro Max进行了性能与温控测试。热成像图像显示,在高负载运行3D Mark时,尽管A19 Pro芯片带来了更高的峰值温度,但整机热量分布更均匀,表面热点明显减少,反映出更强的热量扩散能力。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左为iPhone 16 Pro,右为iPhone 17)

数据表明散热表现确有改善,但这并不能说明VC均热板就是唯一功臣。毕竟新机还采用了全新铝合金边框、优化了内部结构设计,并进一步提升了A19 Pro芯片的能效比。因此,散热进步很可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然实测无法单独剥离VC的作用,那我们转向原理和材料层面,探究苹果是否真的实现了技术突破。

据库克介绍,苹果是全球唯一能够将精密液态循环系统完美集成到移动设备中的厂商。此言一出,立刻引发关注:难道苹果的VC均热板和安卓的不一样?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图片来源:苹果官方)

但深入分析其工作原理后发现,苹果的VC均热板同样是依靠密封腔体内去离子水蒸发吸热、冷凝回流完成热量传递,基本机制与安卓阵营完全一致。真正的差异在于集成方式与细节优化。

例如,在结构设计上,苹果改用导热效率比钛合金高出20倍的铝合金中框(这也是今年Pro系列统一更换材质的原因之一),并通过一体化工艺构建高效的内部导热路径。同时,A19 Pro芯片本身的功耗控制也更为出色,从根本上减少了热量产生。

换言之,不同于安卓常见的“堆料式散热”,苹果采取的是“VC均热板 + 结构导热 + 芯片能效优化”的综合策略。这种以系统级协同替代单一硬件堆砌的做法,或许正是库克口中“Only Apple Can Do”的底气所在。

安卓散热百花齐放,苹果还能领先吗?

然而,面对安卓阵营层出不穷的散热黑科技,苹果这套“组合拳”是否依然具有竞争力?

图改改
图改改

在线修改图片文字

图改改 455
查看详情 图改改

当前,许多安卓旗舰已搭载面积超过10000mm²的多层VC均热板;ROG Phone 8更是推出了“VC + 石墨烯 + 内置风扇”的三重散热方案;更有部分机型尝试TEC半导体主动制冷技术,实现芯片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逆向降温效果。相比之下,iPhone 17 Pro所采用的仍是被动式VC散热,3500mm²的均热板面积尚不足顶级安卓机型的一半。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图片来源:红魔官方)

以红魔Magic为例,其内置风扇转速可达23000转/分钟,在常温下持续运行《原神》一小时仍能保持满帧稳定。而真我推出的概念机则搭载TEC主动制冷模块,可使核心区域降温3°C以上,长时间高负载运行几乎无降频风险。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图片来源:真我官方)

对比之下,iPhone 17 Pro在极限场景下的热管理能力仍显保守。虽然日常使用中表现冷静,但在重度游戏或专业渲染任务中,依然存在轻微降频现象。

这种差距并非源于技术落后,而是产品理念的不同。

苹果始终坚持“体验优先于参数”,不愿为了极致性能牺牲轻薄机身、续航与整体手感。而安卓厂商则选择“细分市场突围”,通过强化散热吸引硬核玩家与专业创作者。两种路线并无绝对优劣,但从技术创新速度来看,苹果的确慢了一步。

iPhone 17 Pro加入VC均热板,本质上是对长期用户痛点的回应。这一姗姗来迟的升级有效缓解了多年以来的“发热降频”顽疾。结合系统级调校,实际表现已有明显提升:连续30分钟高帧率游戏、20分钟高强度视频渲染等场景下均未出现严重性能波动,足以支撑其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定位。

库克所说的“Only Apple Can Do”,虽带有明显的营销色彩,但也反映出苹果在整机体验平衡上的独特哲学。

在雷科技看来,这次VC均热板的引入绝非偶然尝试,而是苹果在芯片性能飞速提升与用户期待不断提高双重压力下的必然之举。

回顾过去三年,从A17 Pro到A19 Pro,每一代芯片性能增幅均超过20%,但散热系统始终未能同步进化,导致性能释放受限,“性能强但不敢全开”成为常态。此次VC均热板的应用,使得性能释放率提升至92%,相当于为前几代产品“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也让A19 Pro终于得以全力输出。

写在最后

但必须承认,苹果的散热技术目前仍处于“追赶补齐”阶段,远未达到引领行业的程度。相较于安卓阵营的大面积VC、主动风扇乃至半导体制冷方案,其在极限性能和前瞻性布局上仍有明显差距。

这种差距的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逻辑:苹果服务于大众用户,追求流畅、稳定、均衡的整体体验;安卓则勇于探索边界,满足特定人群对极致性能的需求。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选择的关键在于自身需求:如果你重视日常使用的稳定性与系统流畅性,iPhone 17 Pro的散热已经足够优秀;但如果你是重度游戏玩家或内容创作者,追求长时间满血输出,那么安卓阵营显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苹果的加入,再次印证了VC均热板已成为高端旗舰的“入场券”。未来竞争的重点,将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如何实现芯片、散热与系统的深度协同。

这场关于手机“退烧”的战役,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以上就是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