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流是Java为多核处理提供的高效工具,适用于CPU密集型、大数据量、操作独立的场景;通过parallelStream()或parallel()实现并行,但需避免用于小数据集、I/O密集任务、共享可变状态及顺序敏感场景,合理选择数据源、减少装箱、必要时自定义线程池,并优先使用无状态操作和并发集合确保线程安全。

Java中的Parallel Stream,在我看来,它就是Java为了更好地拥抱多核时代而提供的一把利器。简单来说,它能让你以一种声明式、近乎透明的方式,自动地将集合数据的处理任务分配到多个CPU核心上并行执行,从而在很多计算密集型场景下显著提升性能,而你,作为开发者,无需再费心去写那些复杂的线程管理代码。它把并行化这个棘手的问题,变得触手可及。
Java 8引入Stream API之后,编程风格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命令式到声明式,代码变得更简洁、更易读。而Parallel Stream,就是Stream API的并行版本。
最基本的用法,其实就那么简单: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public class ParallelStream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Integer> numbers = Arrays.asList(1, 2, 3, 4, 5, 6, 7, 8, 9, 10);
// 传统Stream,串行处理
long sumSequential = numbers.stream()
.mapToLong(i -> i * i) // 计算平方
.sum();
System.out.println("串行计算平方和: " + sumSequential); // 输出:385
// Parallel Stream,并行处理
long sumParallel = numbers.parallelStream() // 关键在这里,使用parallelStream()
.mapToLong(i -> i * i) // 计算平方
.sum();
System.out.println("并行计算平方和: " + sumParallel); // 输出:385
// 另一个并行处理的例子:过滤并收集
List<Integer> evenNumbersParallel = numbers.parallelStream()
.filter(n -> n % 2 == 0) // 过滤偶数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System.out.println("并行过滤偶数: " + evenNumbersParallel); // 输出:[2, 4, 6, 8, 10]
// 你也可以在普通Stream上调用parallel()方法使其并行化
List<String> words = Arrays.asList("hello", "world", "java", "stream", "parallel");
List<String> upperCaseWords = words.stream()
.parallel() // 在中间链中切换为并行模式
.map(String::toUpperCase)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System.out.println("并行转换为大写: " + upperCaseWords); // 输出:[HELLO, WORLD, JAVA, STREAM, PARALLEL]
}
}你看,核心就是那个parallelStream()方法,或者在现有Stream上调用parallel()。它会把你的数据源(比如List)拆分成多个小块,然后将这些小块分发给默认的ForkJoinPool.commonPool()中的线程去独立处理。处理完成后,结果再合并起来。这整个过程,对我们来说,就像变魔术一样,我们只管写业务逻辑,并发的脏活累活,JVM替我们干了。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说实话,很多人看到“并行”二字,第一反应就是“更快”,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所有stream()都换成parallelStream()。但经验告诉我,这往往是性能问题的开始。
在我看来,并行流并非万能药,它有自己的最佳舞台: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规避并行流呢?
forEach中修改外部List),那么很可能会遇到线程安全问题,数据不一致、甚至死锁都有可能。这时候你需要引入同步机制,但同步又会大大降低并行效率。forEachOrdered),但为了保证顺序,它会引入额外的开销,有时甚至会退化成串行执行,从而抵消并行化的好处。如果你的业务逻辑强依赖于元素的处理顺序,那么需要慎重考虑并行流。ArrayList和数组因为其底层是连续内存,支持高效的随机访问,所以非常适合并行流进行拆分。而像LinkedList这种链式结构,随机访问效率低,并行流在拆分数据时会遇到困难,性能提升不明显,甚至可能更慢。当你决定使用并行流后,如何才能确保它真的能发挥出最大效能,而不是“看起来很美”呢?
选择合适的数据源: 再次强调,ArrayList和普通数组是并行流的最佳搭档。它们的底层数据结构允许并行流高效地将数据拆分成多个子任务。如果你使用的是LinkedList,不妨考虑先将其转换为ArrayList再进行并行处理。
关注任务粒度: 并行化的任务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如果每个任务都太轻(比如只是简单的加减法),那么并行化的调度开销就会吞噬掉计算收益。如果任务太重,导致少数几个线程处理了大部分工作,其他线程空闲,那就失去了并行的意义。理想情况是,每个子任务的计算量足够大,足以抵消线程创建、调度和结果合并的开销。
避免自动装箱/拆箱: 如果你处理的是基本数据类型(int, long, double),尽量使用IntStream, LongStream, DoubleStream。它们可以避免Integer, Long, Double等包装类的自动装箱和拆箱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对象创建和内存开销,这在大量数据处理时尤为重要。
自定义ForkJoinPool: 默认情况下,所有并行流都共享ForkJoinPool.commonPool()。这意味着,如果你的应用程序中有多个地方都在使用并行流,或者有其他任务也在使用这个公共线程池,它们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导致性能下降。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你可以考虑创建自己的ForkJoinPool来隔离并行任务,但这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 自定义ForkJoinPool的例子,但实际项目中要慎重使用,
// 因为这会创建额外的线程资源,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资源耗尽。
ForkJoinPool customThreadPool = new ForkJoinPool(4); // 指定线程数
try {
long sum = customThreadPool.submit(() ->
Arrays.asList(1, 2, 3, 4, 5, 6, 7, 8, 9, 10).parallelStream()
.mapToLong(i -> i * i)
.sum()
).get();
System.out.println("自定义线程池计算平方和: " + sum);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customThreadPool.shutdown();
}基准测试而非猜测: 性能优化最忌讳的就是“我觉得”。一定要使用专业的基准测试工具,比如JMH(Java Microbenchmark Harness),来实际测量你的代码在不同并行度下的性能表现。这样你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是我在使用并行流时最头疼,也最需要小心的地方。并行流的强大在于它能将任务分解,并行执行,但一旦你引入了“共享可变状态”,问题就来了。
核心问题在于: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并修改同一个变量时,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就会出现竞态条件,导致数据不一致。
举个例子: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tream.IntStream;
public class ParallelStreamSharedSt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Integ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
// 尝试在并行流中向非线程安全的List添加元素
IntStream.range(0, 1000)
.parallel()
.forEach(numbers::add); // 这里的numbers::add不是线程安全的
System.out.println("并行添加元素后的列表大小: " + numbers.size()); // 结果可能不是1000,且每次运行可能不同
}
}运行上面这段代码,你会发现numbers.size()的结果几乎不可能是1000,而且每次运行结果都可能不一样。这就是典型的线程安全问题,ArrayList的add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下不是线程安全的。
那么,如何处理共享状态呢?我的建议是:尽可能避免它。
无状态操作: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让你的Stream操作都是纯函数,不修改任何外部状态,只根据输入产生输出。map, filter, reduce等操作本身就是无状态的。
利用collect操作: Collectors类提供了大量为并行化设计的收集器,比如Collectors.toList(), Collectors.toSet(), Collectors.groupingBy()等等。这些收集器在内部会处理好并行化时的线程安全问题,通常通过将中间结果合并来实现。当你需要将并行流的结果收集到一个集合中时,优先使用它们。
// 正确的并行收集方式
List<Integer> safeNumbers = IntStream.range(0, 1000)
.parallel()
.boxed() // 将IntStream转换为Stream<Integer>才能使用Collectors.toList()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System.out.println("安全并行添加元素后的列表大小: " + safeNumbers.size()); // 结果是1000不可变数据: 如果你的数据结构本身就是不可变的,那么无论多少线程同时访问,都不会有线程安全问题。这是函数式编程的一个核心思想。
使用并发集合: 如果确实无法避免共享可变状态,那么请使用Java提供的并发集合类,如ConcurrentHashMap, CopyOnWriteArrayList, ConcurrentLinkedQueue等。它们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多线程访问的安全性。但请注意,使用并发集合会带来额外的性能开销。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stream.IntStream;
public class ParallelStreamConcurrentMa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Integer, String> concurrent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IntStream.range(0, 1000)
.parallel()
.forEach(i -> concurrentMap.put(i, "Value" + i));
System.out.println("并行添加元素到ConcurrentHashMap后的大小: " + concurrentMap.size()); // 结果是1000
}
}同步机制: 作为最后的手段,如果上述方法都不适用,你可能需要手动引入synchronized关键字或java.util.concurrent.locks包下的锁。但这样做会极大地限制并行流的性能,因为它将并行执行的代码强制变成了串行。
总的来说,并行流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但它需要你对并发编程有基本的理解和敬畏之心。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可能比串行还慢,甚至引入难以调试的并发bug。在使用前,多问自己一句:我真的需要并行化吗?我的操作是CPU密集型的吗?有共享状态吗?这些思考,往往比盲目使用更能带来实际价值。
以上就是Java中Parallel Stream的基本使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