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的缔造者蒂姆·伯纳斯-李最近坦言,他几乎已经无法辨认出自己当初所创造的网络世界。这位计算机科学家发出警示,呼吁人们重新思考互联网这一核心信息系统的使用方式,并强调必须捍卫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避免其被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型科技企业所垄断和利用。
自三十多年前诞生以来,网络的发展轨迹已与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他在近期为《卫报》撰写的一篇评论中指出,自己设计的技术正被广泛滥用,原本希望“连接人类、促进协作”的愿景也逐渐偏离了轨道。伯纳斯-李相信,当前网络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只要足够多的用户愿意尝试替代性方案,我们就仍有机会摆脱“大科技”公司的控制。

他回顾了万维网的起源:34岁时,他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担任工程师,首次提出了这个构想。尽管当时上司认为这一想法“稀奇古怪”,但仍给予了探索的空间。万维网正是在互联网与超文本技术交汇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我坚信,提供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浏览互联网,将激发出全球范围内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如果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布内容,那么最终这个网络就会包罗万象。”伯纳斯-李说道。
直到1993年,他成功说服CERN将万维网无偿向公众开放。这一决定使得该系统得以真正发展成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网络,通过超链接将世界各地的信息紧密连接在一起。
然而,面对今日的网络生态,伯纳斯-李表达了深切的忧虑。他认为,如今大多数平台早已背离免费共享的原则,少数巨头掌控着海量用户数据,并将其出售给商业数据中介,甚至流向专制政权。算法被精心设计以制造沉迷,有害信息也被刻意放大,煽动暴力、传播虚假消息,削弱社会信任。
“在Web 1.0的理想时代与社交媒体主导的Web 2.0之间,我们走偏了方向。”伯纳斯-李如是说。
随着人工智能服务迅猛扩张,网络再次面临关键抉择。全球社会亟需决定:AI究竟是服务于全人类福祉,还是仅仅成为极少数亿万富翁攫取利益的工具?对于政策制定者能否有效干预,伯纳斯-李持保留态度,批评各国政府在应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变革时已然失职。
为此,他再度推广由他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十多年前共同研发的Solid项目。Solid旨在通过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架构,让用户真正掌控自己的数据。在此体系下,个人拥有数据主权,任何第三方访问都必须事先获得明确授权。
伯纳斯-李回忆起当年在CERN一间狭小办公室里,仅凭一台电脑开启了万维网的序幕。而CERN本身,正是二战后欧洲各国携手推动科学进步的产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几乎难以想象有哪家大型科技公司会出于公共利益,像当年那样免费公开一项具有颠覆意义的技术。因此,他主张未来应依靠CERN这类非营利性国际机构,主导AI等前沿科技的研究与发展。
“现在还来得及,我们依然能够夺回属于我们的网络。”伯纳斯-李坚定地总结道。
以上就是万维网发明者倡导推广“去中心化网络”,应对 AI 剥削和广告驱动的滥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