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Cond是Go中用于goroutine间同步的条件变量,由锁、Wait()、Signal()/Broadcast()组成,需与互斥锁配合使用。等待时必须在for循环中检查条件以防止虚假唤醒,适用于共享状态的细粒度控制,如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的有界队列。相比channel更高效于广播通知,但复杂度较高,应优先考虑channel,复杂场景下选用sync.Cond。

在Go语言中,sync.Cond 是一种用于协调多个goroutine之间同步的机制,常被称为“条件变量”。它允许goroutine等待某个特定条件成立后再继续执行,是实现复杂并发控制的重要工具。虽然 sync.Mutex 和 channel 能解决大部分同步问题,但在某些场景下,sync.Cond 更加高效和直观。
sync.Cond 由三部分构成:
关键点在于:调用 Wait() 前必须持有锁,而 Wait() 内部会自动释放锁,并在唤醒后重新获取锁。
以下是使用 sync.Cond 的典型结构: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mu := &sync.Mutex{}
cond := sync.NewCond(mu)
// 等待方
cond.L.Lock()
for 条件不成立 {
cond.Wait()
}
// 执行后续操作
cond.L.Unlock()
// 通知方
cond.L.Lock()
// 修改导致条件成立的状态
cond.Signal() // 或 cond.Broadcast()
cond.L.Unlock()
注意:等待逻辑必须放在 for 循环中判断条件,而不是 if,以防出现虚假唤醒(spurious wakeup)。
使用 sync.Cond 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有界缓冲区队列:
type Queue struct {
items []int
cond *sync.Cond
mu sync.Mutex
max int
}
func NewQueue(max int) *Queue {
q := &Queue{
items: make([]int, 0),
max: max,
}
q.cond = sync.NewCond(&q.mu)
return q
}
func (q *Queue) Put(item int) {
q.mu.Lock()
defer q.mu.Unlock()
// 队列满时等待
for len(q.items) >= q.max {
q.cond.Wait()
}
q.items = append(q.items, item)
q.cond.Broadcast() // 唤醒可能等待消费的goroutine
}
func (q *Queue) Get() int {
q.mu.Lock()
defer q.mu.Unlock()
// 队列空时等待
for len(q.items) == 0 {
q.cond.Wait()
}
item := q.items[0]
q.items = q.items[1:]
q.cond.Broadcast() // 唤醒可能等待写入的gorine
return item
}
在这个例子中,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安全地并发操作队列。Put 在队列满时阻塞,Get 在队列空时阻塞,通过 Broadcast 通知所有等待者重新检查状态。
Go中常用 channel 实现类似功能,但两者适用场景不同:
如果只是简单的同步,优先使用 channel;若涉及复杂状态判断或多路等待,sync.Cond 是有力补充。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 sync.Cond 的关键是理解其与锁的配合机制,以及始终在循环中检查条件。合理使用,能写出更高效的并发程序。
以上就是Golang sync/Cond条件变量使用与并发控制实践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