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硬件新闻 > 正文

改变人类历史的晶体管:整整75年前 终于拿下专利

花韻仙語
发布: 2025-10-06 13:31:14
原创
372人浏览过

10月6日,一则历史性的科技里程碑再次引发关注:75年前,三位来自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终于获得了改变世界的专利——晶体管。

事实上,早在1947年,首个可正常运作的晶体管便已成功演示。

然而,直到1950年10月3日,约翰·巴丁(John Bardeen)、沃尔特·布拉顿(Walter Brattain)和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才正式获得这项关键专利,其描述为“一种使用半导体材料的三电极电路元件”。

此后数年,晶体管所蕴含的技术潜力和社会价值才逐步被世人认识。

改变人类历史的晶体管:整整75年前 终于拿下专利

晶体管取代了笨重、易损且高耗能的电子管,成为现代集成电路与计算芯片的核心基础,使计算机体积大幅缩小,同时显著提升了运算速度、能效比和稳定性。

这个看似微小、拥有三个引脚的半导体器件,点燃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导火索,开启了芯片与软件主导的新纪元,并持续影响至今。

1965年,Intel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到24个月翻一倍,处理器性能随之倍增,而成本却下降一半。

改变人类历史的晶体管:整整75年前 终于拿下专利

需要指出的是,摩尔定律并非物理法则,而是一种基于观察的经验总结。

超级简历WonderCV
超级简历WonderCV

免费求职简历模版下载制作,应届生职场人必备简历制作神器

超级简历WonderCV28
查看详情 超级简历WonderCV

尽管多年来不断有人宣称“摩尔定律已经终结”,但仍有不少半导体企业、工程师和行业观察者坚信它依然有效,并在技术演进中继续发挥作用。

如今,一颗先进的芯片可能集成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个晶体管。根据Intel公布的路线图预测,到2030年,单颗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有望突破1万亿。

改变人类历史的晶体管:整整75年前 终于拿下专利

无论如何,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晶体管诞生并取得专利以来,计算技术和软件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微型化飞跃与创新浪潮,极大拓展了人类思维与机器智能的边界。当前,在人工智能新一轮发展的推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正迎来又一轮高速增长期。

有趣的是,电子管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部分吉他放大器、高端音响系统以及专业录音棚设备中,电子管因其独特的“温暖”音色仍广受推崇。

此外,在某些军事、科研、微波通信和射频应用场合,电子管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它们在面对辐射或强电磁干扰时,往往比晶体管更具稳定性与耐受性。

改变人类历史的晶体管:整整75年前 终于拿下专利

以上就是改变人类历史的晶体管:整整75年前 终于拿下专利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PHP中文网抖音号
发现有趣的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