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通过InnoDB的redo log实现WAL机制,先写日志后改数据,提升写性能并保障崩溃恢复。

MySQL 本身并不直接使用 WAL(Write-Ahead Logging)这个术语,但其核心机制 InnoDB 存储引擎的实现中,本质上遵循了 WAL 的设计思想。WAL 的全称是“预写日志”,它的核心原则是:在对数据页进行修改之前,必须先将修改操作记录到持久化日志中。
WAL 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保证持久性和原子性的重要技术。它的基本流程是:
这样做的好处是:日志是顺序写,比随机写数据页快得多,从而大幅提升写性能。
InnoDB 使用 redo log 来实现 WAL 机制。redo log 是一种物理日志,记录的是“哪个数据页做了什么修改”。
典型流程如下:
redo log 是固定大小、循环写入的。它确保了即使 buffer pool 中的脏页还没来得及刷盘,也不会丢失已提交事务的数据。
WAL 在 InnoDB 中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
注意:WAL 只保证修改记录先于数据落盘,不负责事务的隔离或回滚。回滚依赖 undo log,而 WAL 主要服务于 redo log 的持久化路径。
MySQL 中有多种日志,不要混淆:
在事务提交时,InnoDB 采用“两阶段提交”协调 redo log 和 binlog,确保两者一致性。
基本上就这些。MySQL 的 WAL 机制虽不显式提,但通过 InnoDB 的 redo log 深度融入其架构,是高性能与高可靠的基础之一。
以上就是mysql中WAL机制的理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