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消息,小米合伙人卢伟冰在近期接受媒体专访时,深入回顾了小米冲击高端的历程。
他指出,小米10是公司首次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的关键一年,并取得了显著成功,同期发布的小米10 Ultra也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
复盘小米10系列,卢伟冰总结其成功源于多项关键升级:大尺寸屏幕、大容量电池、强大的影像系统——特别是首发的1亿像素主摄,以及极速充电技术。整机配置拉满,用户体验大幅提升。

但他也坦言:“当时用户反馈产品太厚,因此我们在小米11上极致追求轻薄设计,结果却因此踩了坑。”
谈及小米11未能延续辉煌的原因,卢伟冰直言:“归根结底,还是自身能力不足。”

他解释道:“手机产品本身极为复杂,要在紧凑空间内平衡功耗与散热,挑战巨大。而那一代我们既要追求极致轻薄,又恰逢骁龙888芯片存在发热问题,两大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困境。”
“如果当时我们没有执着于做薄,可能就不会出问题;或者如果我们技术能力足够强,能有效控制散热,同样可以化解风险。”

经历小米11的挫折后,小米内部进行了深刻反思:过去作为互联网公司,依赖小团队快速试错。但智能手机研发需要大规模硬件与软件工程的深度协同,必须转向严谨的大团队管理和长期规划。
“我们必须从一家机会驱动的互联网企业,转型为能力驱动的硬核科技公司,从松散流程走向大兵团作战的严密体系。”
最后,卢伟冰总结认为,真正让小米高端化之路步入正轨的里程碑,是从小米14系列开始的。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