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Python调用远程API常用四种身份验证方式:一、使用API Key在请求头中传递,如X-API-Key字段;二、采用Bearer Token格式将Token放入Authorization头,适用于OAuth 2.0;三、将API Key作为查询参数附加在URL中,适用于轻量级场景;四、利用requests.Session对象预设认证头,复用连接以提升多请求效率。

当您尝试通过Python调用远程API接口时,服务器通常会要求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请求的合法性。常见的验证方式包括使用Token和API Key。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身份验证方法及其具体实现步骤:
许多API服务通过API Key来识别调用者身份,该密钥需在HTTP请求头中传递。这种方式简单直接,适用于大多数公开但受控的API服务。
1、获取您的API Key,通常在服务商的控制台中生成并显示。
2、在发送请求时,将API Key添加到请求头中,例如使用Authorization或自定义字段如X-API-Key。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3、使用requests库构造带有认证头的GET请求:
headers = {'X-API-Key': 'your_api_key_here'}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api.example.com/data', headers=headers)
Bearer Token常用于OAuth 2.0认证流程中,客户端在获得Token后,将其放入请求头中以访问受保护资源。
1、通过登录或授权流程获取有效的Bearer Token字符串。
2、构建请求头,将Token以“Bearer”前缀格式加入Authorization字段。
3、发送带Token的请求:
headers =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jwt_token_here'}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s://api.example.com/secure-endpoint', headers=headers)
部分API允许将API Key作为查询参数附加在URL末尾,适用于不支持自定义请求头的轻量级场景。
1、确认目标API是否接受URL参数形式的Key传入。
2、构造包含key参数的URL,例如:https://api.example.com/v1/data?api_key=your_key_value。
3、发起请求时无需额外设置头部: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api.example.com/v1/data?api_key=your_key')
当需要多次调用同一API时,使用requests.Session可以复用连接和认证信息,提高效率并减少重复代码。
1、创建一个Session实例,并预先设置通用的认证头部。
2、将包含Token或API Key的头部信息绑定到Session对象。
session = requests.Session()
session.headers.update({'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token'})
3、后续所有请求均可直接使用该Session发送,自动携带认证信息:
response = session.get('https://api.example.com/profile')
以上就是Python调用API接口如何进行身份验证_Python调用API接口使用Token和APIKey验证的方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