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深入探讨了plain old java object (pojo)的定义及其在软件设计中的角色。纠正了pojo仅限于数据字段和getter/setter方法的常见误解,明确指出pojo可以且通常应该包含业务逻辑,特别是与其内部状态和领域职责相关的逻辑。文章还讨论了pojo与注解的关系、数据传输对象(dto)的区别,并介绍了java records作为简洁数据载体的应用,强调pojo概念旨在区分简单、独立的类与复杂、框架耦合的类,以促进清晰的架构设计。
Plain Old Java Object (POJO) 是一个非正式的术语,由Martin Fowler、Rebecca Parsons和Josh MacKenzie于2000年提出,旨在与当时Enterprise JavaBeans (EJB) 中复杂的Entity Beans形成对比。POJO的核心理念是:一个不被复杂框架过度侵入的对象。这意味着任何有经验的Java程序员都应该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POJO的源代码,而无需学习特定的框架或查阅第三方文档。POJO的定义并非严格的规范,它更像是一种设计哲学,强调对象的简单性、独立性和可测试性。
关于POJO是否能使用注解,这取决于注解的来源和其对对象耦合度的影响。通常,一个POJO应该尽可能少地使用来自外部复杂框架的注解,因为这会增加其与特定框架的耦合。然而,并非所有注解都与“复杂框架”相关联。以下几种情况下的注解,通常被认为是POJO可以接受的:
这些例外情况的共同特点是,它们主要关注POJO自身的属性、状态或外部可观察行为,而不是将其深度地耦合到复杂的生命周期管理或跨对象协调机制中。
明确地说,POJO可以并且经常应该包含业务逻辑,尤其是那些与其自身内部状态和领域职责相关的逻辑。将业务逻辑封装在POJO中是实现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的关键一步。例如,一个Order POJO可能包含计算总价、添加商品、更新订单状态等方法,这些都是与订单领域紧密相关的业务逻辑。
为了更好地将业务逻辑与基础设施代码分离,可以参考以下架构模式:
通过这些模式,POJO可以作为强大的领域对象,承载核心业务逻辑,同时保持其独立性,避免被复杂的框架细节所污染。
虽然所有仅用于携带数据的类都是POJO,但并非所有POJO都仅仅是数据载体。POJO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从Java 16开始引入的record特性,为创建简洁、不可变的“数据类”提供了一种更优雅的方式。Records本质上是POJO,它们旨在透明地传输浅层不可变的数据。编译器会自动为record生成构造函数、getter方法、equals()、hashCode()和toString()方法。
示例代码:
public record Employee(String firstName, String lastName, LocalDate hired) {
// Records 也可以包含额外的实例方法和静态方法,
// 但其主要目的仍是作为数据载体。
public String getFullName() {
return firstName + " " + lastName;
}
}
// 使用示例
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John", "Doe", LocalDate.of(2023, 1, 15));
System.out.println(emp.firstName()); // 调用自动生成的访问器
System.out.println(emp.getFullName()); // 调用自定义方法Records极大地简化了数据载体类的编写,是现代Java开发中创建数据型POJO的首选方式。
POJO的概念并非旨在贬低或排斥复杂框架。相反,它的目的是在软件设计和架构讨论中,明确区分那些简单、独立、专注于领域逻辑的类,与那些与特定框架深度耦合、承担基础设施职责的类。理解POJO的真正含义,并合理地在其中封装业务逻辑,是构建清晰、可维护、可测试的Java应用的关键。复杂的框架无疑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用途,关键在于何时何地使用它们,以及如何保持核心业务逻辑的纯粹性。
以上就是POJO的业务逻辑:超越Getter/Setter的领域能力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