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缓存机制可减少重复请求,提升爬虫效率。1. 文件系统缓存:按URL哈希命名文件,检查本地缓存是否存在且未过期,避免重复请求;2. HTTP条件请求:利用ETag和Last-Modified头发送If-None-Match或If-Modified-Since实现304响应复用;3. requests-cache库:支持SQLite、Redis等后端,自动处理缓存逻辑,简化集成。应根据项目规模选择策略:小项目用文件缓存,多进程用Redis/SQLite,追求兼容性启用HTTP头校验,合理设置过期时间并定期清理缓存。

在编写Python爬虫时,频繁向服务器发送重复请求不仅会增加网络开销,还可能触发反爬机制。使用缓存机制能有效减少重复请求,提升爬取效率,同时降低对目标服务器的压力。下面介绍几种实用的缓存策略与实现方法。
将每次请求的响应结果(如HTML、JSON)保存到本地文件中,下次请求相同URL时优先读取缓存文件。
可以按URL的哈希值命名文件,避免特殊字符问题:
示例代码片段: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import hashlib
import requests
from pathlib import Path
<p>def get_cache_path(url):
name = hashlib.md5(url.encode()).hexdigest()
return Path("cache") / f"{name}.html"</p><p>def cached_get(url, timeout=3600):
cache_file = get_cache_path(url)
if cache_file.exists():
if time.time() - cache_file.stat().st_mtime < timeout:
return cache_file.read_text(encoding="utf-8")</p><pre class="brush:php;toolbar:false;"><pre class="brush:php;toolbar:false;">resp = requests.get(url)
resp.raise_for_status()
cache_file.parent.mkdir(exist_ok=True)
cache_file.write_text(resp.text, encoding="utf-8")
return resp.text很多网站支持ETag和Last-Modified头部,可通过If-None-Match或If-Modified-Since发起条件请求。
如果资源未更新,服务器返回304 Not Modified,不传输正文,节省带宽。
requests库配合requests-cache可自动处理这些逻辑。
requests-cache是一个第三方库,能为requests添加透明缓存功能,支持多种后端(SQLite、Redis、内存等)。
安装方式:
pip install requests-cache
启用缓存非常简单:
import requests_cache
requests_cache.install_cache('webcache', backend='sqlite', expire_after=3600)
<h1>之后所有requests请求都会自动缓存</h1><p>response = requests.get('<a href="https://www.php.cn/link/4d2fe2e8601f7a8018594d98f28706f2">https://www.php.cn/link/4d2fe2e8601f7a8018594d98f28706f2</a>')
该库自动处理过期、重复请求和HTTP缓存头,适合快速集成。
不同项目对缓存的需求不同,需结合实际选择:
注意设置合理的缓存有效期,动态内容应缩短过期时间,静态资源可适当延长。
基本上就这些。合理使用缓存不仅能加快爬虫速度,还能更友好地对待目标站点。关键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做好缓存清理和更新逻辑。
以上就是Python爬虫怎样使用缓存机制_Python爬虫减少重复请求的缓存策略与实现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