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Cond用于协程间条件同步,需配合互斥锁使用,通过Wait()等待条件、Signal()/Broadcast()通知,应循环检查条件以防虚假唤醒。

在Go语言中,sync.Cond 是一种用于协程间同步的机制,适用于某个条件未满足时让协程等待,直到其他协程通知条件已达成。它不是用来替代互斥锁或通道的,而是在特定场景下对并发控制的有力补充。本文将详细说明如何正确使用 sync.Cond 实现条件等待,并结合实际例子帮助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最佳实践。
sync.Cond 由三部分组成:一个互斥锁(通常是 *sync.Mutex 或 *sync.RWMutex)、一个条件变量和一组等待操作。它的核心方法包括:
必须注意的是,Wait() 调用前必须持有与 Cond 关联的锁,否则会引发 panic。
创建 sync.Cond 时,应使用 sync.NewCond 并传入一个已初始化的锁。下面是一个标准的初始化方式: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mu := &sync.Mutex{}
cond := sync.NewCond(mu)
之后,在需要等待某个条件成立的地方使用 Wait(),例如等待缓冲区非空:
cond.L.Lock()
for len(buffer) == 0 {
cond.Wait()
}
// 处理数据
data := buffer[0]
buffer = buffer[1:]
cond.L.Unlock()
这里使用 for 循环检查条件 而不是 if,是因为可能存在虚假唤醒(spurious wakeups),即协程被唤醒但条件仍未满足。因此必须循环检查条件是否真正成立。
当修改了共享状态并可能使等待条件成立时,需调用 Signal() 或 Broadcast() 来唤醒等待者。
示例:生产者在向缓冲区添加数据后发出信号:
cond.L.Lock() buffer = append(buffer, newData) cond.L.Unlock() cond.Signal() // 唤醒一个消费者
设想一个场景:主线程等待某个异步任务完成后再继续执行。可以使用 sync.Cond 实现事件驱动的等待逻辑。
package mainimport ( "sync" "time" "fmt" )
func main() { mu := &sync.Mutex{} cond := sync.NewCond(mu) ready := false
// 模拟异步任务 go func() { time.Sleep(2 * time.Second) cond.L.Lock() ready = true cond.L.Unlock() cond.Broadcast() // 通知所有等待者 }() // 主线程等待 cond.L.Lock() for !ready { cond.Wait() } cond.L.Unlock() fmt.Println("任务已完成,继续执行...")登录后复制
}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用 sync.Cond 实现“等待某一状态变为 true”的典型模式。注意,共享变量 ready 的读写都必须在锁保护下进行。
基本上就这些。合理使用 sync.Cond 可以写出高效且清晰的条件同步逻辑,关键在于始终配合锁使用、用 for 检查条件、正确选择通知方式。虽然 Go 更推荐使用 channel 进行协程通信,但在某些性能敏感或状态驱动的场景中,sync.Cond 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工具。
以上就是Golang如何使用sync.Cond实现条件等待_Golang条件等待并发控制实践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