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再次因其复杂多变的价格机制,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吐槽。“付了定金比直接买更贵”、“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成为了今年双11期间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算法杀熟”,在今年的双11期间,主要表现为“不同时不同价”和“不同人不同价”两大形式。
消费者程先生向记者反映,他计划购买的一款加湿器,其预售总价为1753.92元。然而,当他将同款商品放入购物车后,却发现其直接购买的价格,不仅低于预售价,甚至还在一小时内,从1522元,一路涨到了1691元。
这种“魔幻”的剧情背后,正是电商平台所采用的“动态定价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抓取用户行为等数据,并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对商品价格进行着分钟级的动态调整。
另一位消费者刘女士则表示,她发现今年的活动规则变得更加复杂了。
平台会时不时地弹出一些“闪券”(限时优惠券),如果用上这些闪券,商品的价格会更便宜。但如何才能用最低价下单,对消费者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比价能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记者在实际体验中也发现,部分商品在双11期间的叠加优惠后售价,甚至还高于其日常的价格。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不少品牌方和商家都表示,他们双11的活动价,确实是年内的最低价。
广西一家螺蛳粉企业的董事长就表示,双11的策略是“薄利多销”,虽然会向消费者让利,但企业并不会亏本销售。
而另一位工厂负责人则坦言,如今的商家,已从过去单纯地追逐成交总额,转变为更加关心在打完折、付完推广费后,自己还能赚多少钱。
有分析认为,今年双11的价格问题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也与“低价”标签被日常的促销活动所淡化有关。
“全网最低价”的标签正在失效,消费者也变得更加理性,“按需购买”正逐渐取代“为便宜而囤货”。
同时,消费者对“真实低价”的渴望和敏感度,正在空前提升;而他们对“复杂游戏”的耐心和信任度,则在急剧地下降。
以上就是双11价格迷局:预售价竟比直接买更贵?“算法杀熟”再引争议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