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rotate可自动切割压缩日志,配置每日切割MySQL慢查询日志并保留7天,结合postrotate通知MySQL重载,避免磁盘占用过高。

Linux系统中日志文件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过大的日志不仅占用磁盘空间,还会影响排查问题的效率。logrotate 是 Linux 下用于自动切割、压缩和清理日志的标准工具。通过配置 logrotate,可以实现按时间(如每天、每周)或按大小切割日志,也可以结合数据库操作场景进行定制化处理。
logrotate 通常由 cron 每天自动执行,读取 /etc/logrotate.conf 和 /etc/logrotate.d/ 目录下的配置文件,判断哪些日志需要处理。它支持以下操作:
在数据库运维中,比如 MySQL、PostgreSQL 等,其错误日志、慢查询日志等持续写入,需定期切割避免膨胀。下面以 MySQL 慢查询日志为例说明如何配置。
假设 MySQL 的慢查询日志路径为 /var/log/mysql-slow.log,我们希望每天切割一次,保留7天,并在切割后通知 MySQL 重新打开日志文件。
1. 创建配置文件
/var/log/mysql-slow.log {
daily
missingok
rotate 7
compress
delaycompress
notifempty
create 644 mysql mysql
postrotate
test ! -f /var/run/mysqld/mysqld.pid || kill -USR1 `cat /var/run/mysqld/mysqld.pid`
endscript
}
注意:MySQL 必须启用 slow_query_log 并配置 log-output=FILE 才会写入该文件。
PostgreSQL 通常使用日志归档方式,但如果启用了 logging_collector 并输出到 csvlog 或 stderr 文件,也可用 logrotate 切割。
例如日志路径为 /var/log/postgresql/postgresql-14-main.log:
/var/log/postgresql/postgresql-14-main.log {
weekly
rotate 4
compress
missingok
notifempty
create 640 postgres postgres
sharedscripts
postrotate
/usr/bin/pg_ctl logrotate -D /var/lib/postgresql/14/main
endscript
}
可使用以下命令测试配置是否正确:
logrotate -d /etc/logrotate.d/mysql-slow
-d 表示 debug 模式,不会真正执行,仅显示过程。
强制执行一次切割:
logrotate -f /etc/logrotate.d/mysql-slow
查看历史记录:
tail /var/lib/logrotate/status
以上就是Linux日志怎么切割_Linux日志通过logrotate按数据库操作切割的配置实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