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小米产业投资部合伙人潘九堂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出,当前许多借华为之名批评小米或刻意制造对立的声音,往往只关注华为今日的辉煌成就,却忽视了其成功背后的“前因”。他强调,华为早年的成长路径与小米极为相似——两者均以高性价比切入市场,依托集成创新、精准营销和优质服务建立优势,并在获得初步收益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唯一的区别在于,华为比小米早了10到20年进入技术收获期,因此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小米
潘九堂进一步举例说明:华为自2004年前后开始尝试芯片探索,直到2011年才真正大规模投入;而小米则于2014年启动芯片布局,2021年起显著加码研发资源。这种“先积累资金再重押技术”的发展模式,在两家企业的成长轨迹中展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他还曾公开表示,华为能在手机等多个领域站稳脚跟,核心在于强大的学习与自我进化能力——P系列借鉴苹果的设计理念,Mate系列对标三星旗舰,荣耀品牌效仿小米的互联网打法,nova系列吸收OPPO和vivo的年轻化策略,且每条产品线都实现了本土化超越。与此同时,小米近年来也在主动向华为、苹果、特斯拉等领先企业取经,不断调整和升级自身战略方向。

潘九堂近日还提到,小米创始人雷军是公认的极致勤奋代表。雷军本人曾坦言,成功离不开勤奋,但仅靠勤奋远远不够,更需要机遇、运气以及对趋势的敏锐把握。然而,这样坦诚的分享却被一些身份不明的网络言论曲解为“投机心态”,甚至遭到所谓“指导”如何做企业,令人唏嘘。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