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成本的上涨,远超我们的预期,且还将持续加剧。”——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近日在微博上的这句感慨,精准地折射出了当前整个电子产业链,所普遍面临的成本压力。
这场由存储芯片引发的涨价潮,已迅速地从上游传导至了终端市场。

记者近日在走访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时发现,存储类产品的价格,正在经历一轮“疯狂的上涨”。
以三星的一款16G DDR4内存条为例,其价格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从180元一路飙升至了400元以上,部分热门型号的涨幅,甚至超过了150%。
更为显著的是,本轮涨价已从内存条,蔓延至了固态硬盘、U盘等几乎所有依赖存储芯片的终端产品。多位商家向记者指出,“容量越大的产品,涨幅越显著”。

在供应紧张的局面下,部分经销商也开始“浑水摸鱼”,利用信息不对称,恶意抬高报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有商家透露,一些报价畸高的经销商,正是在“借机拉高价差赚快钱”。
此次存储芯片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供需失衡,而是结构性的变化。
业内人士指出,其根源,可追溯至去年因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而引发的厂商集体收缩产能。
而进入下半年后,国内AI大模型训练与高性能计算需求的集中爆发,则进一步放大了存储芯片的供需矛盾。由于AI应用所需的存储解决方案,在利润率和客单价上,都远高于消费级产品,因此,在整体产能有限的情况下,供应商自然会优先保障高价值的AI客户,从而间接挤占了消费电子领域的芯片供给。

然而,市场的火热,却并未完全打消投资端的疑虑。
有投资机构的研究员表示,“当前的涨价,主要是由厂商通过控制供给、主动减产所推动的,并非是真实需求的全面爆发。”
换言之,这被部分投资人视为一种“伪需求”,是由人为限制供给,所塑造出的一种短期现象。中芯国际的CEO赵海军,近日也表达了类似的审慎态度。
无论如何,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如果不是刚需,或许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待价格回归理性后再进行购买,会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以上就是暴涨150%!内存条价格“疯涨”,谁在制造“存储恐慌”?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